ord()函数也是Python中的内建函数之一,其作用是对传入的单个Unicode字符,返回其对应的Unicode编码码点。
如果Unicode字符集中未定义该字符,将引发TypeError错误。
该函数可以视为chr()函数的反向操作,即ord()函数把字符转换成对应的Unicode码点对应的整数值,而chr()函数是把整型数转换成其对应的Unicode字符。
ord(c)
该函数有一个参数c,是长度为1的字符,且必须有一个字符。
该函数的返回值是该字符对应的ASCII码或Unicode码的十进制形式。
print(ord('a'))
print(ord('¥'))
print(ord('€'))
print(ord('爱'))
print(ord('。'))
print(ord('1'))
print(ord('㈥'))
输出结果如下:
97
165
8364
29233
12290
49
12837
在Python 3.8.2中的源代码及执行结果如下:
ord()函数可以把16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ord()函数的其他用处
print(hex(120)) #输出'/x78'
print(ord('/x78')) #输出120
这种用法相当于int函数的功能。
主要包括传递的参数多于1个字符、不包含任何字符或字符不在Unicode编码集合中。
print(ord('中国'))
print(ord(''))
以上两个例子分别演示了传递的参数多于1个字符以及传递空字符(两个引号中间不包含任何字符)。
分别执行上面两个例子时,第1个给出的错误类型信息为:
TypeError: ord() expected a character, but string of length 2 found.
第2个例子给出的错误类型信息为:
TypeError: ord() expected a character, but string of length 0 found
以上是关于Python ord()函数使用情况的介绍。如有问题请留言。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