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互联网协议是大约30年前制订的,其中网络层协议是IPv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的地址空间为32位,理论上支持40亿台终端设备的互联。但由于A、B、C等地址类型的划分,以及许多其它的特殊规定和用途,实际可利用的地址数量要少得多。一般来说,整个地址空间的利用率只能达到10%左右。
为了解决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就开始着手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ng (IP - the next generation)的制定工作。IETF在RFC1550里进行了征求新IP协议的呼吁,并公布了新协议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 支持几乎无限大的地址空间;
◆ 减小路由表的大小,使路由器能更快地处理数据包;
◆ 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实现IP级的安全;
◆ 支持多种服务类型,并支持组播;
◆ 支持自动地址配置,允许主机不更改地址实现异地漫游;
◆ 允许新、旧协议共存一段时间;
◆ 协议必须支持可移动主机和网络。
IETF提出了IPng的设计原则以后,出现许多针对IPng的提案,其中包括一种称为SIPP(Simple IP Plus,由RFC1710描述)的提案。SIPP去掉了IPv4报头的一些字段,使报头变得很小,并且采用64位地址。与IPv4将选项作为IP头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同,SIPP把IP选项与报头进行了隔离,选项被放在报头后的数据包中并位于传输层协议头之前。使用这种方法后,路由器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对选项头进行处理,这样就提高了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