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蛇”成语,人们会想起蟒蛇吞象(比喻贪心不足)、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打草惊蛇(比喻做事不密,使人有所戒备)……然而在众多的“蛇”成语中,源于南京的目前只有一条,即“春蚓秋蛇”。记者经过多方采访和查找资料后了解到,“春蚓秋蛇”的典故出自《晋书·王羲之传》。故事讲的是萧梁时代书法家萧子云(当时家居建康城南)在学王羲之的书法时,没有大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也就是说,写得弯弯曲曲,像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书法拙劣。
萧子云的书法水平到底怎么样?是不是真的写得不好呢?如今,萧子云的书法已不得见,无法证实。但记者发现在《梁书》卷三十五《萧子恪传附萧子云》中,萧子云的书法是被赞赏的。萧子云善于草隶书法,善效钟元常(钟繇)、王逸少(王羲之)之书,被梁武帝赞为“笔力骏劲,心手相应。巧逾杜度(东汉草书家),美过崔实,当与元常并驱争先。”其书法名声远播。百济国派使者前来南朝求购其书法作品。时萧子云任丹杨郡丞,使者候于道,见子云,遂迎向前拜谒,曰:“侍中尺牍之美,远流海外,今日所求,唯名迹也。”随之,萧子云挥毫三日,书30纸与百济国使者。而唐代的张怀 在《书断》中还将萧氏各体书分列为妙品或能品。所以在学界,也有人怀疑,“春蚓秋蛇”也许是一个好字眼。值得一提的是,“春蚓秋蛇”的顺序是不能调换的,春蚓和秋天蛇是僵硬迟缓的,而秋天的蚯蚓和春天的蛇却未必如是。秋天的蚯蚓姑且不论,春天的蛇至少处在复苏的、跃跃欲试的状态。
另外,记者也找到了涉及南京的“蛇”诗词。数量很少,目前只能找到一首。那便是清代黼裳的《玄武湖杂咏》。“风清十里艳荷花,引得游人各买槎,闻道黑龙湖上见,元嘉轶事至今夸。”槎是木筏的意思。玄武是古代传说中的北方太阴之神,其形象为龟和蛇。黑龙就是蛇神,后来才演变为玄武之神。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