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天文 > 正文

“祝融号”已到达火星表面,传回最新影像!

2021-05-22 20:41:23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模拟图像。来源:国家航天局

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飞行、环火轨道运行期间,环绕器配置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7台科学载荷陆续开机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火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落火的刹车系统陕西造

位于陕西的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研制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为“天问一号”最后动力减速提供“刹车片”。

探测器要想成功着陆火星需要在9分钟时间内将20000多公里时速降为0,其间需要经历多个减速环节。“天问一号”距离火星表面约2公里处时,会以每秒约100米的速度不断接近火星表面。这个速度相当于目前我国高铁的最高运行时速。

“天问一号”采用的是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提供反推力的方式来实施最后的减速,此方法已在嫦娥三、四、五号探测器落月过程中连续三次成功实施,火星着陆巡视器7500N变推力发动机正是落月用变推力发动机的2.0版。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