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一个Python程序可以从键盘读取输入,也可以从文件读取输入;而程序的结果可以输出到屏幕上,也可以保存到文件中便于以后使用。本文就来介绍Python中最基本的I/O函数。
一、控制台I/O
1.读取键盘输入
内置函数input([prompt]),用于从标准输入读取一个行,并返回一个字符串(去掉结尾的换行符):
s = input("Enter your input:")
注:在Python 3.x版本中取消了 raw_input() 函数。
2.打印到屏幕
最简单的输出方法是用print语句,你可以给它传递零个或多个用逗号隔开的表达式:
print([object, ...][, sep=' '][, end='endline_character_here'][, file=redirect_to_here])
方括号内是可选的,sep表示分割符,end表示结束符,file表示重定向文件。如果要给sep、end、file指定值必须使用关键字参数。
print('hello', 'world', sep='%') # 输出 hello%world print('hello', 'world', end='*') # 输出 hello world*,并且不换行
二、文件I/O
读写文件之前,先用open()函数打开一个文件,它会返回一个文件对象(file object):
f = open(filename,mode)
如果不指定mode参数,文件将默认以‘r'模式打开。模式中的字符有:
r:只读
w:只写,如果文件已存在则将其覆盖。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读写(不能单独使用)
a:打开文件用于追加,只写,不存在则创建新文件
b:以二进制模式打开(不能单独使用)
所以可能的模式大概有r、w、r+、w+、rb、wb、rb+、wb+、a、a+、ab、ab+,注意只有w和a可以创建文件。
通常情况下,文件都是以文本模式(text mode)打开的,也就是说,从文件中读写的是以一种特定的编码格式进行编码(默认的是 UTF-8)的字符串。如果文件以二进制模式(binary mode)打开,数据将以字节对象的形式进行读写:
f = open('a.txt','wb+') f.write('I like apple!') # 报错 f.write(b'I like apple!') # 以bytes对象的形式进行读写
Bytes对象是0到127的不可修改的整数序列,或纯粹的 ASCII 字符,它的用途是存储二进制数据。
可以通过在一个字符串前面加上'b'来创建一个bytes literal;
也可以通过bytes() 函数创建一个 bytes 对象。
注意:如果bytes() 函数的初始化器是一个字符串,那么必须提供一种编码。
b1 = b'This is string' b2 = bytes('This is string', 'UTF-8') # 必须指定编码格式
字符串对象与字节对象是不兼容的,要将 bytes 转变为 str, bytes 对象必须要进行解码,使用decode() 方法:
b = bytes('This is string', 'UTF-8') print(b, b.decode(), sep='/n') # 输出: # b'This is string' # This is string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