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 > Python > 正文

python两种遍历字典(dict)的方法比较

2020-02-23 05:24:42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python以其优美的语法和方便的内置数据结构,赢得了不少程序员的亲睐。
其中有个很有用的数据结构,就是字典(dict),使用非常简单。说到遍历一个dict结构,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想到 for key in dictobj 的方法,确实这个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适用的。但是并不是完全安全,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代码如下:
#这里初始化一个dict
>>> d = {'a':1, 'b':0, 'c':1, 'd':0}
#本意是遍历dict,发现元素的值是0的话,就删掉
>>> for k in d:
...   if d[k] == 0:
...     del(d[k])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RuntimeError: dictionary changed size during iteration
#结果抛出异常了,两个0的元素,也只删掉一个。
>>> d
{'a': 1, 'c': 1, 'd': 0}

>>> d = {'a':1, 'b':0, 'c':1, 'd':0}
#d.keys() 是一个下标的数组
>>> d.keys()
['a', 'c', 'b', 'd']
#这样遍历,就没问题了,因为其实其实这里遍历的是d.keys()这个list常量。
>>> for k in d.keys():
...   if d[k] == 0:
...     del(d[k])
...
>>> d
{'a': 1, 'c': 1}
#结果也是对的
>>>
其实,这个例子是我简化过的,我是在一个多线程的程序里发现这个问题的,所以,我的建议是:遍历dict的时候,养成使用 for k in d.keys() 的习惯。
不过,如果是多线程的话,这样就绝对安全吗?也不见得:当两个线程都取完d.keys()以后,如果两个线程都去删同一个key的话,先删的会成功,后删的那个肯定会报 KeyError ,这个看来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保证了。


另一篇:dict 两种遍历方式的性能对比

关于纠结dict遍历中带括号与不带括号的性能问题
代码如下:
for (d,x) in dict.items():
     print "key:"+d+",value:"+str(x)

for d,x in dict.items():
    print "key:"+d+",value:"+str(x)

带括号和不带括号性能测试结果:

代码如下:
测试结果
测试条数:15
带括号开始时间:2012-06-14 12:13:37.375000
带括号结束时间:2012-06-14 12:13:37.375000
时间间隔:0:00:00
不带括号开始时间:2012-06-14 12:13:37.375000
不带括号结束时间:2012-06-14 12:13:37.375000
时间间隔:0:00:00

测试条数:50
带括号开始时间:2012-06-14 12:13:57.921000
带括号结束时间:2012-06-14 12:13:57.921000
时间间隔:0:00:00
不带括号开始时间:2012-06-14 12:13:57.921000
不带括号结束时间:2012-06-14 12:13:57.937000
时间间隔:0:00:00.016000
测试条数:100
带括号开始时间:2012-06-14 11:53:57.453000
带括号结束时间:2012-06-14 11:53:57.468000
时间间隔:0:00:00.015000
不带括号开始时间:2012-06-14 11:53:57.468000
不带括号结束时间:2012-06-14 11:53:57.531000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