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当我们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好吧,我这样说是因为讲解的需要——全局变量是不好的),我们用一个函数访问它们是能被Python理解的:
bar = 42def foo(): print bar
在这里,我们在foo函数里使用了全局变量bar,然后它也如预想的能够正常运行:
>>> foo()42
这样做很酷。通常,我们在使用了这个特性之后就想在所有的代码里用上它。如果像以下的例子中使用的话还是能够正常运行的:
bar = [42]def foo(): bar.append(0)foo() >>> print bar[42, 0]
但是,如果我们把bar变一下呢:
>>> bar = 42... def foo():... bar = 0... foo()... print bar42
我们可以看到foo函数运行的好好的并且没有抛出异常,但是当我们打印bar的值的时候会发现它的值仍然是4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 bar=0 这行代码,它没有改变全局变量bar的值,而是创建了一个名字也叫bar的局部变量并且它的值为0。这是个很难发现的bug,这会让没有真正理解Python作用域的新手非常痛苦。为了理解Python是如何处理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我们来看一种更少见的,但是可能会更让人困惑的错误,我们在打印bar的值后定义一个叫bar这个局部变量:
bar = 42def foo(): print bar bar = 0
这样写应该是不会出错的,不是吗?我们在打印了值之后定义了相同名称的变量,所以这应该是不会影响的(Python毕竟是一种解释型语言),真的是这样吗?
出错了
这怎么可能呢?好吧,这里有两处错误。第一点就是关于Python的,作为一种解释型语言(非常酷,我们都同意这一点),是一行一行地执行的。而事实上,Python是一个声明一个声明执行的。为了让你对我想表达的意思有点感觉,赶紧打开你最爱的shell,然后输入以下代码:
def foo():
按回车键。正如你看到的,shell里面并没有打出任何输出而是等着让你继续函数的定义。Shell里会一直这样直到你停止定义函数。这是因为定义函数是一个声明。好吧,这是一个混合的声明,里面包含了一些其他的声明,但它仍然是一个声明。直到函数被调用,不然这个函数里的内容是不会执行的。真正执行的是一个function类型的对象被创建出来了。
这引导我们来关注第二点。再强调一下,Python的动态性和解释型的特性让我们相信当 print bar 这行被执行的时候,Python会在首先在局部作用域里寻找叫bar的变量然后再去寻找全局作用域里的。但实际上发生的是局部作用域不是完全动态的。当def 这个声明执行的时候,Python会静态地从这个函数的局部作用域里获取信息。当来到 bar=0 这行的时候(不是执行到这行代码,而是当Python解释器读到这行代码的时候),它会把'bar'这个变量加入到foo函数的局部变量列表里。当foo函数执行并且Python准备执行print bar这行的时候,它就会在局部的作用域里寻找这个变量,由于这个过程是静态的,Python知道这个变量还没有被赋值,这个变量没有值,所以抛出了异常。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