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常见问题 > 正文

教你将mini sim卡剪成micro sim卡

2019-12-21 04:46:33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看到网上有人对Mini-SIM卡和Micro-SIM卡的互换性表示出担心,下面就教大家如何将mini sim卡剪成micro sim卡。

首先,先把结果说在前面,免得有兄弟因为帖子过于技术的原因,而读不下去:

我可以很负责的说,Mini-SIM卡是可以通过剪卡的方式,完美适用于Micro-SIM卡槽的,而且对通话以及上网等基本功能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同样的,Micro-SIM卡恢复成Mini-SIM卡也是非常简单的,只是需要各位稍微动动手而已(如有疑问直接看文章尾段~)

关于Micro-SIM卡,其实,从技术角度而言,Micro-SIM卡与Mini-SIM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表面积上,而且还是毫无意义的塑封表面积,所以说,Micro-SIM卡不算是一种技术革新,而更像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手段,如果不是苹果在业内的巨大号召力,如果不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iPad 3G(现在多了个iPhone4),恐怕Micro-SIM卡不会成为现在大家的一个热门话题~

由于Cafes我并非理工出生,下面的内容如果有何错漏之处,敬请谅解,另外也一定麻烦你给我指出来,以正谬误,先谢谢威锋的各位高手们了~

我们先来见识一下Micro-SIM卡和标准Mini-SIM卡的差别:

教你将mini sim卡剪成micro sim卡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涉及核心部分的差异,几乎是没有的,当然,实际Micro-SIM卡的金属触片也要比Mini-SIM卡要小一点点,但这样的差异根本不会对其功能造成任何的影响,很多朋友担忧Mini-SIM卡的适用性,担心剪卡会破坏Mini-SIM卡的功能,或者是担心Mini-SIM卡剪卡之后,无法再适用于普通的Mini-SIM卡槽,这些担心都是不必要的~~下面我们不妨从技术角度看看这个问题~

先纠正一个观点~~现在人们在谈论Mini-SIM卡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将其称之为“小卡”,而把Mini-SIM卡称之为“大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从SIM卡的发展角度而言,其实还有一种更加大的卡,这是在GSM数字移动技术诞生之初的事物,这种SIM卡符合有关IC卡的ISO7816标准,是用于早期手机上的一种类IC卡,其大小就和我们使用的信用卡差不多,没错,就是没拆出Mini-SIM前那个大小,上面那个图片,如果不把Micro-SIM卡或者Mini-SIM卡从塑封胶片上拆下来,都可以说是一张标准的早期SIM卡,这个规格大小的,才是真正的“大卡”。

教你将mini sim卡剪成micro sim卡

上图是早期的Moto GSM折叠手机,那张大卡就是从手机底部插进去的,使用的方式像极了我们现在在公用电话亭用IC卡打电话,呵呵,这种手机,已经相当的古老了,虽然比大哥大还年轻一点,不过这里相信并不是很多人会见过,Cafes也只是记得我老爸以前有一台而已·~

后来,由于手机微型化,原来的“大卡”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现在使用的Mini-SIM,也就是俗称的“小卡”,不过标准联盟为了让这种SIM卡兼容原先的大卡设计,因此在金属触角的定义上完全和大卡一致,甚至也保持了大卡的外观,因此,如果人们用的是大卡手机,只要不把Mini-SIM卡从塑封上拆下来,就可以适用于早期的手机了,这种兼容政策一直保留至今,这就是为什么Mini-SIM卡总有一个巨大的塑封的原因~

也就是说,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如果Mini-SIM卡叫“小卡”的话,那么Micro-SIM卡久应该称为“微型卡”~

好了,我们说回Mini-SIM的剪卡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先看看Mini-SIM卡的物理结构和功能定义:

标准的Mini-SIM卡,其主卡大小只有25mm×15mm,起到主要作用的是卡面上的铜制金属触片和其内部胶封的卡内逻辑电路,Mini-SIM卡通过卡面上铜制金属触片,来连接卡内逻辑电路与手机间的数据交流,Mini-SIM卡芯片有八个触点,通常与手机连接最少需要六个触点,见下图:

教你将mini sim卡剪成micro sim卡

各位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Mini-SIM卡,基本上,除了金属触点的形状可能会有一点点的不同外,在触点定义划分上,是不会有差异的(除非是特殊卡,譬如韩国带1G存储的SIM卡或者是世博使用的RFID SIM卡),也就是说,所有的Mini-SIM卡,包括所谓的Micro-SIM卡,都符合以上的金属触片的功能划分和定义。

除了金属触片外,刚才说了,起核心作用的,是隐藏在金属触片下的卡内逻辑电路,这是一块大小仅约3-5平方毫米的很小的一个逻辑电路,通过胶封方式隐藏在金属触片下的中央位置(即整个Mini-SIM卡正中央位置),如下图,右上方那个就是隐藏在金属触片下,胶封的卡内逻辑电路:

教你将mini sim卡剪成micro sim卡

由于这个逻辑电路相当的脆弱,而且如果任由其暴露,很容易会导致信息窃取等安全性问题,所以,背面都会用塑封方式做一个厚厚的塑料底座,防止逻辑电路受到物理损伤和入侵,因此,我们平常都很难看到这个逻辑电路的真面目,这个逻辑电路其实相当于一个微型的处理器,它一般包含5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功能:微处理器CPU(8位)、程序存储器ROM(3--8kbit)、工作存储器RAM(6--16kbit)、数据存储器EEPROM(128--256kbit)和串行通信单元。这5个模块被胶封在Mini-SIM卡铜制金属触片后,与普通IC卡封装方式基本类同。

我们常说的32k卡或者64k卡,指的是卡内数据存储器EEPROM(128--256kbit)的大小,依据Mini-SIM卡的发展史,存储容量有3kB、8kB、16kB、32kB、64kB甚至现在的128k等。目前多为64k和128k(注意k为小写),我们常在手机中看到一个STK菜单,说明这是一个支持STK业务的STK Mini-SIM卡,STK卡(SIM application Tool Kit)是SIM卡的一种,它能为手机提供增值业务,如移动梦网等。而这部分功能的多少,以及Mini-SIM卡能够存储的短信和电话的多少,都是取决于卡内数据存储器EEPROM的大小的~~

好了,通过上述的说明,我们总结一下:Mini-SIM卡功能正常与否,取决于卡内部逻辑电路的完成与否,以及负责联通内部逻辑电路和手机之间通信的铜制金属触片的完整与否~!

但事实上,我们看看Mini-SIM卡和Micro-SIM卡的差别:

教你将mini sim卡剪成micro sim卡

上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各种规格的卡片对比SIM卡的尺寸定义,其中编号为ID-000的,就是我们所说的Mini-SIM卡,而编号为Mini-UICC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Micro-SIM卡,对比两者的尺寸数据,不难发现,除了金属触片以外的那些多余的塑封外,实际上,金属触片的大小差异几乎是没有的,并且,由于Mini-SIM在定义之初,就已经预留了多余的金属触片位置,因此,实际上剪掉部分的金属触片,对整个Mini-SIM卡几乎是完全没有任何功能性的影响(毕竟内部逻辑电路还保留着~),各位只要想想CPU仅仅依靠金属触点就可以工作,何况空间如此充裕的金属触片?实际上,当初定义如此大面积的金属触片,只是为了确保各厂家生产的SIM卡槽在制作上的微小差异不至于导致Mimi-SIM连接的异常~~这是一种基于安全性和适用性考虑而在技术层面做得一个余量~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金属触片不是Mini-SIM卡的功能本质,只是一个辅助的连接性触点,只要剪卡不影响内部逻辑电路,都不会对功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Mini-SIM卡的金属触点最下面,其左右两边的定义都是N/C(空白),因此,在尺寸发生冲突时,只要优先保证顶部和中央部分的金属触片,以及整个SIM模块的对称性(防止和SIM卡槽接触错位),金属触片的最下面的部分是可以合理的“被牺牲”的,这样一来,要Mini-SIM卡符合Micro-SIM卡槽大小,简直就是小Ks~

其实,早在04年的时候,我们天朝最早一批把Mini-SIM卡剪卡成为Micro-SIM卡的应用就已经诞生了,没错,有的兄弟可能了解过一些,就是所谓的“剪卡型双卡通”,这是一种通过剪卡方式,把Mini-SIM卡处理成今天类似Micro-SIM卡的大小(实际上,是比Micro-SIM卡更小),然后通过卡贴,使两张Mini-SIM卡能够同时的挤进一个25mm×15mm大小的Mini-SIM模板里,然后,通过卡贴内部电路的协调,令手机可以通过STK菜单简单的切换两个Mini-SIM卡,这样就避免了那些有两张SIM卡的商务人士,不断的拆电池换卡的麻烦,而且还能避免SIM卡不慎遗失以及保持物理电路上的最大兼容性~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