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直接看示例
首先是图片标记的写法
<img data-src="/images/image.jpg" alt="">
需要将图片的地址放到 data-src
属性里,而src
值不需要,直接将src
属性去掉。
CSS代码
所有具有data-src
属性的图片,我们将其初始显示状态为不可见,通过透明度来调节:
img { opacity: 1; transition: opacity 0.3s;}img[data-src] { opacity: 0;}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等当图片加载时,你就能看的效果了。
JavaScript代码
我们最终会将 data-src
属性去掉,换成src属性,但这是图片加载成功后的动作:
[].forEach.call(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data-src]'), function(img) { img.setAttribute('src', img.getAttribute('data-src')); img.onload = function() { img.removeAttribute('data-src'); };});
相比起其它各种的图片延迟加载技术,这种方法非常的简单,它几乎不要求其它任何条件,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使用起来非常灵活。
但是要注意的是,简单有简单的好坏,也会因为简单而不足。它不具有图片图片滚动到可视窗口内再加载的功能。最终使用哪种技术,还是要看场景而定。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能有所帮助。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