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开发设计 > 正文

我的WebGIS历程一

2019-11-17 03:49:53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一直以来用的软件都是ESRI的软件,毕竟人家是业内的龙头老大吗。从最初用过的ArcIMS4 到现在用的9.2,经过这么多年的应用,发现服务器端真正用到的高级的GIS功能没多少,毕竟对于网络GIS不能期望像桌面程序那样功能强大。我觉得网络的优势就在于信息的快速共享,所以纵观现在的一些GIS网站大部分功能都是查询和信息发布。ArcGIS server功能很强大,但使用了一下之后,感觉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

   ArcIMS有自己的客户端发布:HTML瘦客户端和java的胖客户端。但用起来始终觉得不爽,后来干脆自己写了一个客户端,什么基本的放大、缩小、浏览诸如此类的功能,也照猫画虎的实现了。记得2003时最初地图访问还是那种一个请求返回一张图片,用起来那叫一个费劲,感受极差,几乎能让人抓狂,所以那时候的地图做的小小的。

   后来出现了瓦片地图,那时网上没几家这样的地图网站,当时绝大部分还都是采用Java Applet插件,研究瓦片地图的网站还很少。每天研究着网上的瓦片地图,口水直流,也希望把自己的地图也能改装成瓦片地图。当时就觉得,把一张大地图切成小地图在网络上传输会很快。由于不知道别人的原理,走了点弯路,把自己的地图改成了一个四不象,把每次请求的大地图实时的切成小地图,传到客户端,虽然感觉上好像是快了点,但服务器实时切图的时间也不少。

   接下来又开始漫长的反复研究,终于发现,原来别人的地图是预先早就切好了,按级别存储的,现在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在那个年代网络GIS没这么繁荣,信息资源这么丰富。接下来通过前面的代码积累开始研究自己的切图体系和切图程序。当初对于图片的大小选定上还困惑过,后来比较了一下各个网站,最终选定256*256,选这个数字的理由很简单,电脑屏幕当时是1024*768的,可以被整除。切图程序从开始的切个4、5级,到后来能切到12级。这也让我充分的见识到了ArcIMS忍受摧残的能力,在那么巨大的连续、不间断、高压访问下依然能坚强的活着,当然针对全国的数据量,偶尔也会趴窝几次,这还是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速度当然要采用了多线程,以及不规则区域的切图。为了能重复利用切过的地图,以及地图数据的更新,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设计修改。

   拥有了自己的切图程序之后,接下来就是需要一个WebGIS客户端,对于客户端的选择最终钟情于HTML,JAVA的需要下载插件,而且看过别的java网站,数据下载就需要等上半天,但后来速度明显快了,可能也吸收了瓦片的思想。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