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句和语法
(1)反斜杠"/"表示语句继续。python良好的编程习惯是一行最后不超过80个字符,一行字符过多时便须用到反斜杠换行继续该语句。
PS:在使用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时可以跨行书写,无须反斜杠;三引号的字符串也可以跨行书写
(2)分号";"可以在同一行写多个语句。虽然python支持这么做,但为了代码可读性,一般不建议这么做
2.变量赋值
(1) python中,对象是引用传递的,而不是直接将值赋给对象 如:
>>> a = 123>>> b = a>>> a123>>> b123>>> a = 456>>> a456>>> b123
语句 a = 123,执行的是创建整型 123 以及变量a,并把a指向这个整型;
语句 b = a ,执行的是创建变量b 并把b指向a指向的整型123
在重新给a赋值时,a的指向发生变化,b的指向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执行 a = 456 之后,a 的值是 456,b的值仍是123
(2)多重赋值 形如x = y = z = 1,一个对象被赋予多个变量
(3)多元赋值 这种赋值方式的等号两边都是元组
>>> x, y, z = 1, 2, 'ab'>>> x1>>> y2>>> z'ab'
1、2、'ab'三个对象分别赋值给x,y,z
为了提高代码可读性,最后给两边的元组都加上括号
>>> (x, y, z) = (1, 2, 'ab')>>> x1>>> y2>>> z'ab'
多元赋值可以方便的用于变量交换
>>> x = 123>>> y = 456>>> x123>>> y456>>> (x, y) = (y, x)>>> x456>>> y123
3.标识符
①标识符只可包含字母、数字、下划线,首字符不可为数字
②定义字符时须避免python关键字和内建字符。python关键字如下图:
③python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前缀和后缀指定特殊变量,对解释器有特殊意义,故建议避免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名字符的开始
4.python基本风格
(1)综述
①注释是必要的,但需要注意不能过度注释,如
x = 5 #对x赋值5
这里的注释就是不必要的,因为这是句废话
②良好的缩进风格是四个空格,避免用tab
③使用简短而又意义丰富的标识符名称
(2)模块结构和布局
①典型的python模块结构,如图
②除非必要,尽量用局部变量代替全局变量
③除了真正需要执行的代码,需要导入模块时必须执行的代码,几乎所以功能代码应该都封装在函数或类中等待主程序调用
④python检测模块是被导入还是被直接运行,用__name__系统变量:
如果模块是被导入,__name__的值为模块名字
如果模块被直接执行,__name__的值为"__main__"
5.内存管理
(1)变量定义
①python中,变量使用前无须声明名字和类型,将在变量第一次赋值时自动声明
②变量仍然需要在被创建和赋值后才能使用
③变量被赋值后。可以通过变量名直接访问
(2)引用计数
python使用"引用计数"来保持追踪内存中的对象。一个内部跟踪变量,称为一个引用计数器,每个对象各有多少个引用,简称引用计数。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时被垃圾回收。
①增加引用计数
当对象被创建时,就创建了一个引用计数;当对象被赋值给变量时,引用计数就计为1。
当同一个对象又被赋值给其他变量,或者被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或作为容器对象的一个元素时,对象的引用计数增加1。
x = 123# 对象被创建并赋值,引用计数为1y = x#对象被引用给其他变量,引用计数加1float(x)#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引用计数加1list1 = ['ab','c',x]#成为容器的一个元素,引用计数加1
②减少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减少包括以下情形:
一个本地引用离开了作用范围,这种情况最常出现在函数运行结束时所以局部变量都被销毁,对象的引用计数随之减少;
对象的别名被del销毁
del y# or del x
对象的一个别名被赋值给其他变量
x = 456
对象从一个容器对象中被移除
list1.remove(x)
容器对象本身被销毁
del list1
6.第一个python程序
(1) try-except-else结构
结构:
try: pass#try子块是希望检测错误的代码块 except IOError,e: pass #except子块对错误做出处理,当发生错误时执行此代码块else: pass#else代码块在try子块检测无误时执行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