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开发设计 > 正文

深入理解JVM(二)——揭开HotSpot对象创建的奥秘

2019-11-10 17:06:22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1)Hotspot是什么:http://www.cnblogs.com/charlesblc/p/5993804.html

在2008年和2009年,Oracle公司分别收购了BEA公司和Sun公司,这样Oracle就同时拥有了两款优秀的java虚拟机:JRockit VM和HotSpot VM。Oracle公司宣布在不久的将来(大约应在发布JDK 8的时候)会完成这两款虚拟机的整合工作,使之优势互补。整合的方式大致上是在HotSpot的基础上,移植JRockit的优秀特性,譬如使用JRockit的垃圾回收器与MissionControl服务,使用HotSpot的JIT解释与编译 混合混合的运行时系统。
HotSpot VM的热点代码探测能力可以通过执行计数器找出最具有编译价值的代码,然后通知JIT编译器以方法为单位进行编译。如果一个方法被频繁调用,或方法中有效循环次数很多,将会分别触发标准编译和OSR(栈上替换)编译动作。通过编译器与解释器恰当地协同工作,可以在最优化的程序响应时间与最佳执行性能中取得平衡,而且无须等待本地代码输出才能执行程序,即时编译的时间压力也相对减小,这样有助于引入更多的代码优化技术,输出质量更高的本地代码。
编译器是把源程序的每一条语句都编译成机器语言,并保存成二进制文件,这样运行时计算机可以直接以机器语言来运行此程序,速度很快;而解释器则是只在执行程序时,才一条一条的解释成机器语言给计算机来执行,所以运行速度是不如编译后的程序运行的快的.

动态编译(compile during run-time),英文称Dynamic compilation;Just In Time也是这个意思。

      HotSpot对bytecode的编译不是在程序运行前编译的,而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编译的。

 java -version

   Java HotSpot(TM) Client VM (build 14.3-b01, mixed mode, sharing)

   mixed mode 解释与编译 混合的执行模式 默认使用这种模式

 

   java -Xint -version

   Java HotSpot(TM) Client VM (build 14.3-b01, interPReted mode, sharing)

   interpreted  纯解释模式 禁用JIT编译

 

   java -Xcomp -version

   Java HotSpot(TM) Client VM (build 14.3-b01, compiled mode, sharing)

   compiled  纯编译模式(如果方法无法编译,则回退到解释模式执行无法编译的方法)

http://blog.csdn.net/u010425776/article/details/51190801

2)对象的创建过程

当虚拟机遇到一条含有new的指令时,会进行一系列对象创建的操作:

检查常量池中是否有即将要创建的这个对象所属的类的符号引用;

若常量池中没有这个类的符号引用,说明这个类还没有被定义!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若常量池中有这个类的符号引用,则进行下一步工作;

进而检查这个符号引用所代表的类是否已经被JVM加载;

若该类还没有被加载,就找该类的class文件,并加载进方法区;若该类已经被JVM加载,则准备为对象分配内存;

根据方法区中该类的信息确定该类所需的内存大小; 一个对象所需的内存大小是在这个对象所属类被定义完就能确定的!且一个类所生产的所有对象的内存大小是一样的!JVM在一个类被加载进方法区的时候就知道该类生产的每一个对象所需要的内存大小。

从堆中划分一块对应大小的内存空间给新的对象; 分配堆中内存有两种方式:

指针碰撞 如果JVM的垃圾收集器采用复制算法或标记-整理算法,那么堆中空闲内存是完整的区域,并且空闲内存和已使用内存之间由一个指针标记。那么当为一个对象分配内存时,只需移动指针即可。因此,这种在完整空闲区域上通过移动指针来分配内存的方式就叫做“指针碰撞”。空闲列表 如果JVM的垃圾收集器采用标记-清除算法,那么堆中空闲区域和已使用区域交错,因此需要用一张“空闲列表”来记录堆中哪些区域是空闲区域,从而在创建对象的时候根据这张“空闲列表”找到空闲区域,并分配内存。 综上所述:JVM究竟采用哪种内存分配方法,取决于它使用了何种垃圾收集器。

为对象中的成员变量赋上初始值(默认初始化);

设置对象头中的信息;

调用对象的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 此时,整个对象的创建过程就完成了。

对象的内存模型

一个对象从逻辑角度看,它由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构成,从物理角度来看,对象是存储在堆中的一串二进制数,这串二进制数的组织结构如下。

对象在内存中分为三个部分:

对象头实例数据对齐补充

1. 对象头

对象头中记录了对象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一些数据:哈希码、GC分代年龄、锁状态标志、线程持有的锁、偏向线程ID、偏向时间戳等。

此外,对象头中可能还包含类型指针。通过该指针能确定这个对象所属哪个类。

此外,如果对象是一个数组,那么对象头中还要包含数组长度。

2. 实例数据

实力数据部分就是成员变量的值,其中包含父类的成员变量和本类的成员变量。

3. 对齐补充

用于确保对象的总长度为8字节的整数倍。 HotSpot要求对象的总长度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由于对象头一定是8字节的整数倍,但实例数据部分的长度是任意的,因此需要对齐补充字段确保整个对象的总长度为8的整数倍。

访问对象的过程

我们知道,引用类型的变量中存放的是一个地址,那么根据地址类型的不同,对象有不同的访问方式:

句柄访问方式 堆中需要有一块叫做“句柄池”的内存空间,用于存放所有对象的地址和所有对象所属类的类信息。 引用类型的变量存放的是该对象在句柄池中的地址。访问对象时,首先需要通过引用类型的变量找到该对象的句柄,然后根据句柄中对象的地址再访问对象。

直接指针访问方式 引用类型的变量直接存放对象的地址,从而不需要句柄池,通过引用能够直接访问对象。 但对象所在的内存空间中需要额外的策略存储对象所属的类信息的地址。

比较

HotSpot采用直接指针方式访问对象,因为它只需一次寻址操作,从而性能比句柄访问方式快一倍。但它需要额外的策略存储对象在方法区中类信息的地址。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