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null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2.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优化器将无法通过索引来确定将要命中的行数,因此需要搜索该表的所有行。3.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 or 来连接条件,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or num=20 可以这样查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union all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04.in和not in也要慎用,因为IN会使系统无法使用索引,而只能直接搜索表中的数据。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n(1,2,3) 对于连续的数值,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 了: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3 很多时候用exists是一个好的选择: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num in(select num from b) 用下面的语句替换: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where num=a.num)5.尽量避免在索引过的字符数据中,使用非打头字母搜索。这也使得引擎无法利用索引。 见如下例子: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LIKE '%L%' SELECT * FROM T1 WHERE SUBSTING(NAME,2,1)='L'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LIKE 'L%' 即使NAME字段建有索引,前两个查询依然无法利用索引完成加快操作,引擎不得不对全表所有数据逐条操作来完成任务。 而第三个查询能够使用索引来加快操作。6.必要时强制查询优化器使用某个索引,如在where子句中使用参数,也会导致全表扫描。因为SQL只有在运行时才会解析局部变量, 但优化程序不能将访问计划的选择推迟到运行时;它必须在编译时进行选择。然而,如果在编译时建立访问计划,变量的值还是未知的, 因而无法作为索引选择的输入项。如下面语句将进行全表扫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num 可以改为强制查询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ith(index(索引名)) where num=@num7.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表达式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即:任何对列的操作都将导致表扫描,它包括数据库函数、计算表达式等等,查询时要尽可能将操作移至等号右边。8.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函数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9.不要在where子句中的“=”左边进行函数、算术运算或其他表达式运算,否则系统将可能无法正确使用索引。10.在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条件时,如果该索引是复合索引,那么必须使用到该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作为条件时才能保证系统使用该索引, 否则该索引将不会被使用,并且应尽可能的让字段顺序与索引顺序相一致。11.能用DISTINCT的就不用GROUP BY12.能用UNION ALL就不要用UNION13.尽量不要用SELECT INTO语句。SELECT INOT语句会导致表锁定,阻止其他用户访问该表。14.使用视图加速查询,把表的一个子集进行排序并创建视图,有时能加速查询。它有助于避免多重排序 操作,而且在其他方面还能简化优化器的工作。15.充分利用连接条件,在某种情况下,两个表之间可能不只一个的连接条件,这时在 WHERE 子句中将连接条件完整的写上,有可能大大提高查询速度。 例: SELECT SUM(A.AMOUNT) FROM ACCOUNT A,CARD B WHERE A.CARD_NO = B.CARD_NO SELECT SUM(A.AMOUNT) FROM ACCOUNT A,CARD B WHERE A.CARD_NO = B.CARD_NO AND A.ACCOUNT_NO=B.ACCOUNT_NO 第二句将比第一句执行快得多。16.避免使用不兼容的数据类型。例如float和int、char和varchar、binary和varbinary是不兼容的。 数据类型的不兼容可能使优化器无法执行一些本来可以进行的优化操作。例如: SELECT 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salary > 60000 在这条语句中,如salary字段是money型的,则优化器很难对其进行优化,因为60000是个整型数。 我们应当在编程时将整型转化成为钱币型,而不要等到运行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