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开发设计 > 正文

ubuntu 学习资料整理

2019-11-06 07:45:32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Ubuntu 学习资料整理

            1.安装fcitx输入法

install fcitx

如果不喜欢系统自带的输入法,可以将iBus,SCIM干掉,卸载SCIM,IBus:

sudo apt-get remove ibus  // 卸载ibus输入法sudo apt-get remove scim  // 卸载ibus输入法sudo apt-get autoremove   // 删除依赖包,不再使用的packagesudo apt-get -f install   // 尝试修正安装过程中出现的依赖性关系注:也可以通过"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Synaptic Package Manager)"来卸载SCIM,IBus

安装Fcitx(企鹅输入法):

在此之前,首先要更新ubuntu的源,具体操作网上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更新成功之后打开终端输入一下的命令: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fcitx-team/nightly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fcitx fcitx-config-gtk fcitx-sunpinyin fcitx-googlepinyin fcitx-module-cloudpinyin fcitx-sogoupinyin  im-switch (里面有几个不能使用,可以参照下面的只配置sunpinyin就可以了)下面的是设置默认的输入法,但是博主在使用的时候没有成功。sudo im-switch -s fcitx -z default补充说明(2014-10-23)

    1.打开终端 输入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engxt/fcitx-nightly2.按ENTER键确认安装

3.接着输入sudo apt-get update

4.sudo apt-get install fcitx fcitx-config-gtk fcitx-sunpinyin5:安装过程中有Y/N选择的都输入Y,然后按回车继续。

6:继续输入下面命令安装其它码表。y继续

sudo apt-get install fcitx-table-all

    7:安装好后假如系统内有多个输入法的话,则输入下面命令,把fcitx设置为默认输入法,一般都不用输入。(网上查询到的有这一步 但是我没做)

im-switch -s fcitx -z default8:为了防止乱码,安装uming字体,继续输入下面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ttf-arphic-uming

9:fcitx安装完成,重启一下ubuntu系统。

当你打开电脑的时候 CTRL+空格 你的输入法就出来了

2.ubuntu权限切换(sudo,su命令详解)

sudo(super-user do),让当前用户暂时以管理员的身份root来执行这条命令。

su(switch user)是用来改变当前用户的,su root,就是将当前用户切换为root,用了suroot之后,下面所有的命令就可以不用打sudo了,因为当前用户已经是管理员root了。

(1)从user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

不管是用图形模式登录Ubuntu,还是命令行模式登录,我们会发现缺省的用户是user

但是当我们需要执行一些具有root权限的操作(如修还系统文件)时,经常需要用sudo授权,感觉很麻烦

此时我们可以切换到root用户,可以执行命令sudo su然后终端会提示输入密码,输入一次密码之后就会切换到root权限;另外一种方法是用sudo su root会直接进入到root状态,不需要输入密码,个人觉得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另外作为补充,出于安全考虑,默认时Ubuntu的root用户时没有固定密码的,它的密码是随机产生并且动态改变的,貌似是每5分钟改变一次,所以用su(switch user)是不可以的,因为我们不知道root的密码

 

(2)从root用户切回user用户

想从root用户切回user用户只需执行命令:su user (user是你自己安装时候的用户名),或是直接输入exit,也可Ctrl+D组合键退出,另外是网上看到的sudo -i这个命令是不行的,运行之后终端提示多了~#,~是home目录吧,但是#是什么就不知道了,所以只好alt+F4关掉,然后终端提示有进程在运行,应该就是那个sudo -i打开的进程吧

下面是一些网上看到的更加详细的资料,但是真实性不敢保证,因为没有试过。

用户管理的重要配置文件:/etc/passwd 用户名 密码位 UID 归属GID 姓名 $HOME目录 登录Shell/etc/shadow 用户名已加密密码 密码改动信息 密码策略/etc/group 群组名 密码位 GID 组内用户/etc/gshadow群组密码相关文件,不重要/etc/sudoers 用户名 权限定义 权限[/PRe]可以使用pwconv 命令创建影子密码,将/etc/passwd 文件中的密码转换到/etc/shadow 文件su [用户名]切换到其它用户,默认切换到root用户。提示密码为将切换用户密码 -f 快速切换,忽略配置文件-l 重新登录-m ,-p不更改环境变量-c <命令> 切换后执行命令,并退出切换sudo [命令]以其它用户的身份执行命令,默认以root的身份执行。提示密码为当前用户密码 -s 切换为root shell-i 切换为rootshell,并初始化-u <用户名|UID> 执行命令的身份-l 显示自己的权限passwd [用户名]设定用户密码-d 清除密码 -l 锁定用户-e使密码过期,在下次登录时更改密码-S 显示密码认证信息-x <天数> 密码过期,最大使用时间-n <天数>冻结密码,最小使用时间-s 更改登录Shell-f 更改用户信息示例:$passwd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current) UNIX password: 原密码Enternew UNIX password: 新密码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确认新密码[/prechsh [-s ][用户名]更改登录Shell
3. ubuntu终端的文件操作也是相当重要和常用的一部分,首先需要知道的是ubuntu的文件系统

Ubuntu 分区和文件系统的选择

对新手来说转移到 Ubuntu 第一件头痛的事情就是分区,因为它和 Windows 上的分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分区前首先得明白两件事,第一、linux 的分区规定,第二、Linux 的文件系统,当你确定了文件系统后就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分区方案分区了。

第一、Linux 的分区规定

在 Linux 中规定 IDE 设备 (PATA和SATA) 前缀为 hd,SCSI 设备前缀为 sd,如:第一个 IDE 设备名为 hda,第二个名为 hdb。每一个硬盘最多只能有 4 个主分区,在 Linux 中最多可以划分 16 个分区 (包括逻辑分区),并规定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占用 1 ~ 16 编号中的前 4 个。那么 hda1, hda2, hda3, hda4 就代表第一个 IDE 设备中的三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而 hda5 ~ hda16 就是逻辑分区咯。

提示:GRUB 的分区规定有所不同,它是以数字来表示设备和分区的编号,而且是从 0 开始的,例如 Linux 分区 hda1 和 hda6,在 GRUB 里分别用 (hd0,0) 和 (hd0,5) 来表示。

注:PATA, SATA以及其区别  PATA的全称是Parallel ATA,就是并行ATA硬盘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硬盘接口规范了。PATA硬盘接口规模已经具有相当的辉煌的历史了,而且从ATA33/66一直发展到ATA100/133一直到目前最高的ATA150。而SATA硬盘全称则是Serial ATA,即串行ATA硬盘接口规范。目前PATA100硬盘的一般写入速度为65MB/s,而第一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为150MB/s,第二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则高达300MB/s,整整比第一代的速度提高了一倍。SATA硬盘接口规范的出现其实就要取代PATA,就和DDR取代SDRAM一样。)

第二、Linux 的文件系统

Linux 下的文件系统种类很多,如今的 Linux 内核都能很好的支持它们,在终端下输入 ls -l /lib/modules/`uname -r`/kernel/fs 查看你的内核所支持的文件系统。虽然文件系统种类多,但推荐大家使用的还是 ext3 和 ReiserFS 这类日志式文件系统 (Journal File System),好处就是安全性高,即使突然断电也能很好的保持数据完好,而且在速度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常见的日志式文件系统有 NTFS, ext3, ReiserFS, SGI 的 XFS, IBM 的 JFS 等,微软的 NTFS 是最早的日志式文件系统,但 Linux 不直接支持,很多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都把 ext3 当成默认文件系统,原因是它能很容易地从 ext2 升级,ReiserFS 就没办法,连它自己的版本升级都要将磁盘重新格式化,但 ReiserFS 处理大量小文件存储操作很有优势,产生的磁盘碎片也很少,也不会像 ext3 一样生成讨厌的 lost+fount 目录。

了解更多的 Linux 文件系统知识。

第三、分区方案

Linux 下最少得有 2 个分区,一个是 /swap 交换分区,一个是 / 根分区。但一般人喜欢把 /boot /home /usr /var 这些挂载到单独的分区。为什么喜欢把 /boot 单独分出来,是因为一些老主板不支持大硬盘,这样就可以把 /boot 单独存放在硬盘的 1024 柱面内,不过现在还有这个必要吗?把 /var 单独分出来的原因是,它下面存放了一些日志和常变动的零时文件,容易产生碎片,而 /usr 就相当于 Windows 下面的 Program files+Windows 目录。

那么 /swap 交换分区需要的大小,根据官方的说法,应该是实际内存的两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建议超过 1G,不低于 128M。

综上所述,我建议一般桌面用户选用 ReiserFS 文件系统,分区方案如下 (80G):

/swap 512M/ 8G/home 70G (我当时使用的分区方式跟这个不一样,是ext4文件系统,逻辑分区,实际上我swap分了10G,然后是/ 和 /boot分别是30G和1G左右,至于到底效果怎么样,至少现在感觉没什么特别不方便的地方)

下面是一个博客上面的文件分布图,很形象,粘过来瞻仰瞻仰

/ 根目录│ ├boot/ 启动文件。所有与系统启动有关的文件都保存在这里│ └grub/ Grub引导器相关的文件 │ ├dev/ 设备文件 ├proc/ 内核与进程镜像 │ ├mnt/ 临时挂载 ├media/ 挂载媒体设备 │ ├root/ root用户的$HOME目录 ├home/ │ ├user/ 普通用户的$HOME目录 │ └…/ │ ├bin/ 系统程序 ├sbin/ 管理员系统程序 ├lib/ 系统程序库文件 ├etc/ 系统程序和大部分应用程序的全局配置文件 │ ├init.d/ SystemV风格的启动脚本 │ ├rcX.d/ 启动脚本的链接,定义运行级别(0~6 ,s) │ ├network/ 网络配置文件 │ ├X11/ 图形界面配置文件 │ ├usr/ │ ├bin/ 应用程序 │ ├sbin/ 管理员应用程序 │ ├lib/ 应用程序库文件 │ ├share/ 应用程序资源文件 │ ├src/ 应用程序源代码 │ ├local/ │ │ ├soft/ 用户程序 │ │ └…/ 通常使用单独文件夹 │ ├X11R6/ 图形界面系统 │ ├var/ 动态数据 │ ├temp/ 临时文件 ├lost+found/ 磁盘修复文件

这样以来,无论是安装ubuntu还是了解ubuntu的文件系统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4.文件操作

以上是ubuntu的文件系统,已经知道了ubuntu的文件系统,下面要来学习与文件相关的操作

文件管理命令

文件操作增——touch filename   创建新文件删——rm 文件名查——find 文件名    直接在硬盘里寻找           locate 文件名  文件名的部分匹配           whereis 文件名 从linux文件数据库(/var/lib/slocate/slocate.db)寻找比较——diff file1 file2   比较两个文件的区别     移动——mv  相对路径文件 绝对路径文件改名——mv 原文件名 新文件名复制——cp  /路径/文件 ./   将绝对路径的文件复制到当前路径

文件目录查看——pwd   查看当前路径创建——mkdir 目录名              -p  如果给出的路径中父目录不存在,则同时创建父目录

              mkdir 能够创建一个目录,目录类似于windows下面的文件夹 命令形式 mkdir directory,同时可以通过mkdir -p /home/dir1/dir2/dir3一次性建立多个目录

              创建完目录后可以使用ls -l命令去查看目录是否建立成功。如果directory所在行的第一个字母为d,则说明建立成功。

             同时rmdir 空文件夹名 能够删除一个空文件夹,但不能删除非空目录,如果要删除整个目录,可以使用rm命令

             

rm 文件名 文件名 --/删除一个文件或多个文件rm -rf 非空文件夹名 --/删除一个非空文件夹下的一切  -r 就是向下递归,管理有多少级目录,一并删除  -f 就是直接强行删除,不作任何提示的意思  这条命令虽然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但需要提醒的是:使用这个rm -rf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众所周知,ubuntu 是没有回收站的,一旦删除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如果不能删除或者建立的话,可以使用sudo命令,如 sudo rm -rf 文件夹名称

删除——rm 目录名-r(rmdir:删除一个空目录(此命令个人认为没啥用,可以用rm -r替代))              -f -不提示不存在的文件,直接跳过               -i -每个删除动作都提示               -r和R -删除该目录下的所有               -v -显示每个文件的删除动作(建议用)切换——cd 路径 -切换到所对应的路径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切换到home目录

文件权限查看权限——ls -l            如(-rwxr-xr--) r:读 w:写 x:执行            rwx:表示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二进制表示:111=7            r-x:表示同一群组中其他用户权限     二进制表示:101=5            r--:表示其他用户的权限             二进制表示:100=4            权限可以表示为:754

更改权限——chmod 权限 文件名            chmod 777 a.txt ===chmod a+rwx a.txt            chmod u-w file   给当前用户减去写权限            chmod g+r file   为file的属组加上读权限                    chmod o+w file   为file的其它用户加上写权限                    chmod a-x file   为file的所有用户减去执行权限                         chown root /home   把/home的属主改成root用户                 chgrp root /home   把/home的属组改成root组          

文件显示列表显示——ls            -lh 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s  显示文件大小查看内容——cat 文件名  一屏显示文件所有内容        ——more 文件名 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less 文件名 可控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head 文件名 显示文件的开始部分        ——tail 文件名 显示文件的结尾部分

软件管理命令

软件安装在线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name    安装packagename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name    卸载packagename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软件包

离线安装——下载软件包(解压)            tar [-cxtzjvfpPN] 文件与目录 ...            -c 创建包 -x释放包 -t查看包里面的文件            -v 显示命令过程  z-压缩包 f-使用档名            tar -zcvf abc.tar /mydoc/a.iso  将/mydoc/a.iso目录打包            tar -ztvf abc.tar               查看abc.tar中文件            tar -zxvf abc.tar               解压abc.tar包到当前目录           编译安装——./configure --prefix=/usr/local/     编译前配置            make                                 编译            make install                         安装编译好的源码

查看安装查询是否安装软件——dpkg -l|grep 软件名软件被安装的位置——type  软件名                

用户管理命令查看——id增加——Useradd                               创建新用户        Groupadd                              创建新的组修改——Usermod                               修改用户账号        usermod -l 新用户名 老用户名删除——Userdel–r 用户名                     删除用户一切        密码——passwd         passwd -S                             查询账号状态

系统管理命令 

操作查看系统运行级——runlevel关机——shutdown -h now /Halt init 0重启——reboot /init 6环境变量——env            echo $path            set进程查看系统进程——top动态  ps-aux静态  pstree进程树调度——fg                                  把后台进程调回前台               bg终止——kill PID                            终止某个pid进程定时——at 5pm+3 days /bin/ls               指定三天后下午5:00执行/bin/ls自动周期性任务——crontab                   -e     用VI形式编辑自动周期性任务                   Service crond <start|stop|restart|status>   马上启动自动周期性服务     网络ifconfig——            ifconfig eth1 192.168.1.10 netmask 255.255.255.0 //设置网卡子网及ip

磁盘查看——        df               报告文件系统的总容量使用量剩余量        du -b /home      查看目前/HOME目录的容量(k)及子目录的容量(k)            fdisk -l         查看系统分区信息 配置——        fdisk /dev/sdb   为一块新的SCSI硬盘进行分区             mkfs.ext3 /dev/sdb1   为第一块SCSI硬盘的第一主分区格式化成ext3的文件系统    由于linux命令参数繁多,我们不可能全部记住各种参数的作用。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man+命令名”查看各种命令的各种参数以及作用。常用的指令我们熟能生巧,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

gedit directory/filename 用gedit打开drectory目录下的filename 文件,可用于打开系统配置文件,或者用于打开更新源文件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