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网络通信 > 正文

宽带接入网设备发展探讨

2019-11-04 23:14:06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宽带接入网设备发展--综合业务接入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面向工作、生活和娱乐的日新月异的“多媒体业务”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语音业务。

    单纯的语音业务日趋饱和,其盈利变得越来越困难,新兴的基于宽带网络的业务已逐渐成为运营商的盈利增长点。运营商急需从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运营商的网络也正在向融合的架构演进。统一的面向“多用户和多业务”的综合业务接入平台则是面向未来融合的网络的接入网部分的基本特征。

    随着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宽带接入手段多种多样,如PLC、HFC、LAN、DSL、PON等,但由于中国电信业的基础以及技术的成熟度等因素,现在最主要的接入技术仍是DSL。那么,作为宽带接入技术主力军的DSL,经过几年的宽带发展,现在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呢?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DSL以三种方式提供最终用户接入服务:DSLAM、MSA以及AG。而基于GE架构的DSLAM和MSA都可以平滑演进至AG,所以现阶段的DSL接入主要以DSLAM和MSA的方式存在。

    从中国DSL接入发展来看,在经过2004-2005年的宽带大发展之后,宽带用户的增长率有所下降,整体情况从2005年的70%下降至2006年的45%,很多省市在2006年的建设量都比2005年的建设量要少。不管是MSA的发展,还是DSLAM的发展,都必然会受到这一因素的限制。

    目前,各地运营商针对DSLAM和MSA的发展思路如下:主要将MSA设备放在小规模的接入网点,各省市的村村通工程主要使用MSA建设,其建设思路就是遵循上述原则;而大的端局则还是采用宽、窄带分离,在DSL用户比较密集的地区,仍然使用DSLAM作为宽带建设的手段。

    宽窄带分离的建设方式仍将是各运营商建设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用户密度较高的地区。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2006年之前的MSA设备,几乎全部是FE架构,不足以支持以后新的业务。固定通信的每用户ARPU值正以每年5.5%左右的速度下降,固网运营商寄希望于宽带接入设备能承载未来丰富的VAS(增值业务),而VAS所需带宽占到将近总带宽的95%,这就更需要接入设备具备更高的能力支持网络的发展,所以GE架构的接入设备是提供高带宽能力所必需的。而GE架构的MSA设备还没有大规模商用,系统稳定性、性能等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GE架构的DSLAM则是成熟的产品,并且由于大局点的既有窄带和宽带用户数量较多、更改起来可操作性不强,采用宽窄带分离的建设方式则有利于维持现有运维方式不变,减少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单台设备故障而同时影响宽窄带的用户,进而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宽窄带综合服务的质量。

    在一些小的接入网点或相对较偏僻的节点,如村村通工程,由于受到机房空间狭小、用户数量少等因素的限制,假如采用宽窄带分离建设,不仅建设成本高,而且后期的维护成本也高,但假如采用MSA同时接入宽带用户和窄带用户,不仅建设成本将大大降低,而且只针对一台设备进行操作,就可以同时维护宽带用户和窄带用户,使维护变得更轻松轻易。

    此外,单纯的语音业务盈利将变得异常困难,语音的提供模式也将从TDM向Voip迁移,运营商的网络架构、运营模式等都将面临着全新的变革。中国的固网运营商正逐渐通过NGN的方式实现网络转型。在NGN网络架构中,现有的DSLAM和MSA都需要平滑演进至AG,而在大的局点,由于采用宽窄带分离的建设方式,并且宽带用户的密度较高,所以由DSLAM(尤其是基于GE架构的DSLAM)演进的AG将占有主导地位,并且DSLAM本身具有的强大的带宽能力和丰富的宽带功能,可以很好的完成承载多业务的任务。

    而在相对较小的节点,MSA演进的AG将占主导地位,并且MSA具有宽窄带均衡的特性,可以完成全覆盖的网络建设目标。

    综上所述,面向以NGN为代表的多业务,综合业务接入将是接入网的基本特点。面向未来的综合接入设备应具有如下特点:高性能基于IP的交换架构;完整的面向多用户的宽窄带综合接入手段;强大的全业务部署和承载能力;面向NGN,支持AG功能,提供TDM语音向VoIP的迁移。

    在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基于GE架构的DSLAM以及其演进的AG将占主导地位;而在人口相对稀疏、经济不很发达的地区,MSA以及其演进的AG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