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晓女
以太网技术以其接入简单、可承载丰富业务而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从10M到10G,以太网各种技术的逐步完善使其有望走出局域网的狭小空间而跨入城域网甚至广域网的大规模、长距离的网络建设中。
运营级以太网在城域网建设中越来越引起重视,相关厂商也对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前景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并给予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出发,做了不同的努力与工作。
城域以太网论坛(MEF)总裁NanChen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与下一代互联网宽度相对应的是,新的以太网—运营级以太网也被猜测于2007年将达到200亿美元业绩。这其中,仅仅是城域以太网市场的设备收入就将超过27亿美元。毫无疑问,城域以太网的最新产品—运营级以太网正在成为全球通信业的下一个热点。
方向篇:运营级以太网在新一轮网络改造中大放光彩
观点一: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运营商提供电信级业务的需要,有望在新一轮的城域网改造中大放光彩。
观点二:运营级以太网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步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作为承载网进行建设与运营。
西门子:让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改造中大展身手。假如说,两三年前我国运营商不惜气力地推进宽带接入网的发展,为今天整个电信网络的向前演进积累了足够的势能,那么今天,这些势能已经逐渐体现出来——VOD、视频会议、ipTV等新兴业务已经成为我们今天讨论的新主题。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IPTV在我国多个省市规模推进,为下一步拓展新的宽带增值业务空间开启了一扇大门,而2006年,运营商已经在为3G的到来做好预备。这一系列的因素给网络带来了新的压力,非凡是在IP宽带应用已经延伸到桌面的条件下,运营商现有的城域网已经难以提供足够的带宽和优良的质量保证,城域网改造势在必行。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SCNB)认为,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运营商提供电信级业务的需要,有望在新一轮的城域网改造中大放光彩。
烽火:以太网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今天无处不在、无人不知的网络技术,以太网技术以其良好的经济性、互通性和易用性等优势得到了普遍应用。随着光以太网、10G以太网等技术和标准的成熟,以太网逐步向城域网、甚至广域网方向发展,运营级以太网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步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作为承载网进行建设与运营。
标准篇:两大阵营共推以太网标准化进程
讨论热点一:在以太网技术与业务的标准化进程中,众多标准化组织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出发,在将传统以太网向运营级以太网逐步演进的征途上进行了不同的努力与工作,目前运营级以太网的相关标准有怎样的进展?
中兴:目前运营级以太网的相关标准主要有:以IETF为主的将MPLS技术引入传统以太网,如VPLS,MPLSOAM,EAPS(以太网自动环保护,RFC3619);以IEEE、ITU为主的IEEE802.1ah(MAC-in-MAC)、IEEE802.1ag(连接故障治理)、ITUY.1731:SG13以太网OAM、ITUG.8031:SG15以太网保护、IEEE802.3ah(第一英里接入的以太网)、IEEE802.1AB(站点和媒体接入控制连接发现)等。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参与运营级以太网技术的相关标准化组织主要有IETF、IEEE、ITU-T和MEF。
IEEE主要从传统以太网的方向增强了以太网协议,包括802.1ad(Q-in-Q),802.1ah(Mac-in-Mac),802.1w(RSTP),802.1s(MSTP)和802.1ag(OAM)等,可以把此类技术统称为IEEE增强型以太网桥技术。
IETF主要是从MPLS封装以太的角度提出了基于IP/MPLS网络的运营级以太技术,包括PWE3和VPLS,PWE3又称VLL,可把此类技术统称为IETFVLL/VPLS以太技术。
ITU-T主要关注在传输网上传送以太网(G.8010、G.8011等)和以太网治理(Y.1731/Y.17ethoam、Y.1721/Y.17ethps、Y.17ethperf等)。在增强网桥技术的扩展性上,ITU-T也提出了PBT技术。
与IEEE、IETF、ITU-T主要关注以太的传输不同。MEF主要是对以太业务本身进行了规范。
北电:当前,运营级以太网(CarrierEthernet)已经成为最热门的产业话题之一,并在城域网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出发,进行了不同的努力与工作。
城域以太网论坛(MEF)是一个专注于解决城域以太网技术问题的非盈利性组织,MEF的目的是要将以太网技术作为交换技术和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域网建设。在城域以太网的架构定义中,MEF提出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其中,清楚的UNI(用户-网络接口)和NNI(网络-网络接口)的提出与分离,是实现一个层次清楚的运营级城域网络的基础与前提。
讨论热点二:从目前发展的技术流派和实现思路来讲,运营级以太网总体可以分为:以IETF为旗手的将MPLS技术引入传统以太网和以IEEE为领导联合ITU协同工作的将传统以太网进行技术革新两大阵营。各大阵营目前是怎样考虑的,各自有怎样的进展?
中兴:将MPLS技术引入传统以太网时,除了技术层面之外,另一个要考虑的是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问题。IEEE并联合ITU采用了自下而上革新传统以太网技术,“旧貌换新颜”。主要发展有IEEE802.1ah(MAC-in-MAC)、IEEE802.1ag(连接故障治理)、ITUY.1731:SG13以太网OAM、ITUG.8031:SG15以太网保护、IEEE802.3ah(第一英里接入的以太网)、IEEE802.1AB(站点和媒体接入控制连接发现)等。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ETF主要是基于MPLS封装来传送以太帧,主要工作是PWE3和VPLS。PWE3主要解决在IP/MPLS网络里传送点到点的二层业务,包括以太业务,又称为VLL;VPLS是PWE3的扩展,可在IP/MPLS网络上传送多点以太业务。目前PWE3和VPLS的相关标准经过多轮修订,基本上已经稳定和成熟,并且在国际上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商用。
以IEEE为主,联合ITU-U的增强型网桥技术[IEEE802.1ah(Mac-in-Mac)和ITU-TPBT]主要是在以太网桥技术上的扩展,通过增强传统以太网桥技术的扩展性、快速恢复能力和OAM能力来把以太网桥的应用扩大至城域范围。目前此类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但相对于IETFVLL/VPLS技术来说,成熟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IETFVLL/VPLS技术源于广域网,IEEE增强型网桥技术源于局域网,二者分别主导了广域网和局域网领域;但在城域网这个重叠领域,IETF技术和IEEE技术有一定的交叉。IETFVLL/VPLS技术一般部署于路由器平台上,是一种高端技术,能够满足运营商级网络的各种需求,包括安全性、可用性、快速网络保护、基于流的服务质量、可扩展性、可治理性等,但成本较高。相对来说,IEEE增强型网桥技术是低端技术,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传统以太网桥的扩展性差、可用性差、收敛慢、治理能力弱的问题;但由于以太交换机平台的性能和业务处理能力远逊于路由器,IEEE增强型网桥(Mac-in-Mac/PBT)仍未解决运营商所需要的安全性、可用性、基于流的服务质量等需求,假如仅靠它作为NGN、IPTV等多业务网络的承载体,将难以满足运营商的业务需求。
相对而言,大客户业务(以太专线、专网等)不要求网络具备精细化的QoS治理能力,IEEE增强型网桥望首先大量部署于这类应用场合。综合多种运营商级以太技术的性能和成本,在运营商的多业务城域网里,把基于路由器平台的VLL/VPLS以太设备部署于城域以太网的核心,提供基于流的精细化QoS治理;而把成本较低的IEEE增强型网桥,或基于SDH/WDM传输平台的以太设备,部署于城域以太网的靠近接入的一侧,可获得较好的性能和成本的平衡。
西门子:以太网技术成为城域网改造首选。目前,城域网有多种组网方式,包括最常用介质包括的以太网、ATM、xDSL、Cablemodem等多种组网方式,其他介质方式如帧中继、专线等由于带宽以及成本等原因在作为城域网介质的应用并不多,而xDSL、Cablemodem只能作为接入技术,不能作为城域网的核心控制介质。而以太网简单易用,市场份额最高。具体而言,在OSI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模式中,ATM和千兆以太网只涉及第二层。在第二层网络技术中,以太网是人们用得最多,因而也是最熟悉的技术。以太网协议非常简单,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又出现了100Mbit/s的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可以说以太网的发展史就代表了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历程。它是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因而具有巨大的惯性。廉价、简单、快速的以太网技术挡住了ATM向桌面系统的扩张,至今仍然牢固地占据着LAN的阵地。在电信级城域网中以太网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是运营商的首选方案,目前以太网主要的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以太网提供低廉的每兆带宽性价比;治理简单,降低运维成本;可提供高速以太网端口;扩大经营规模过程中可显著降低成本;基于以太网的DSLAM已经取得迅速发展;以太网技术应用具有充分的普遍性和成熟性;城域以太网标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及以太网无与伦比的性价比等等。
按照西门子的观点,以太网是IP的一种自然表达语言,但以太网必须具备电信级质量。传统的以太网技术缺少很多电信级性能,如服务质量(QoS)、供给、容错及故障恢复等以及被电信界称为“运营、治理与维护”的性能。而随着IP逐渐进入电信网并且承担起提供电信业务的功能,与IP充分匹配的以太网技术也开始向“电信级”方向发展和演进。那么对于以太网而言,要实现“电信级”需要具备哪些特性呢?首先,需要以太网在治理、可靠性、可扩展性、标准化及网络互连等方面均有所保证;其次,以太网必须能够提供电信级的基础网络架构;另外,以太网必须为运营商提供利润丰厚的业务;同时,以太网必须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开拓新业务,发展新用户。西门子认为,电信级以太网目前在城域网改造过程中已经发挥出其巨大优势。而SCNB作为一个全面的通信设备提供商,为中国的城域网改造提供了一系列的领先解决方案。
北电:在以太网技术与业务的标准化进程中,众多标准化组织从技术流派与实现思路来讲,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以IETF为旗手的将MPLS技术引入传统以太网;对传统以太网进行技术革新,以IEEE为领导,联合ITU协同工作。
其中,运营商对于方案一最为关注和担心的因素就是其总体复合实施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两大部分),这些是在将MPLS技术由骨干延展到城域网接入层面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与IETF自上而下改造城域网的出发点不同,以太网技术与标准的鼻祖IEEE从未放弃自下而上革新传统以太网技术,并联合ITU开始实现运营商级以太网的“复兴梦想”。下面,对相关的最新技术与标准演进进行总结与概括。
(1)IEEE802.1ah(MAC-in-MAC):新一代的运营级的体系架构
IEEE802.1ah标准在运营商网络的边界点将用户以太网帧之外再封装运营商的以太网帧头,从体系架构上将传统以太网革新为层次化的结构,具备天然的实施MEF有关城域以太网UNI/NNI体系架构的亲和性与优势;彻底颠覆了传统以太网的平面结构带来的MAC地址学习与泛滥、STP协议相互影响等安全隐患。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该标准定义了扩展业务标志位“I-Tag”,支持高达24位的标志位长度(即提供对2~24,超过千万级的业务实例的支持),从根本上突破了以太网业务扩展性的局限。
此外,IEEE802.1ah还具有如下优点。
*安全性—由于在客户和网络提供商网络之间有一个清楚的分界点,从而显著增强了网络、服务和应用的安全性。
*稳健性—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现在更加稳健,它不仅与广播风暴分隔开来,还与可能在最终客户网络中创建的转发环路隔离开。
*更简单的运营—服务提供商可以规划自己的网络,而无需担心相关资源与客户重叠。
*降低资本支出。
总结起来,MacinMac采用二层技术,没有复杂的信令机制,设备成本、建网和运维成本较低。目前许多厂商都在积极开发基于801.1ah标准的设备。
(2)PBT(PRoviderBackboneTransport):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
PBT(ProviderBackboneTransport)技术是IEEE802.1ah标准规范的增强演进特性之一,其设计初衷和最大的价值体现是深入挖潜传统以太网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结合新一代以太网技术标准(主要在以太网OAM方面),在适合的层面将以太网由无连接的技术革新为一种面向连接的隧道技术。
PBT技术可以为以太网提供面向连接的转发模式,使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专用以太网链路,实现有保证的确定的性能水平。PBT已被ITU-T(SG15G.pbt)以及IEEE(802.1ah)纳入技术规范,其简单高效的设计理念与实现方式已得到主流电信运营商BT(英国电信)的青睐。相关特点总结如下。
*可扩展性—通过关闭MAC识别功能,可以消除引起MAC泛滥和限制网络规模的不必要的广播功能。
*弹性—PBT技术支持<50ms的运营级弹性切换机制。
*网络利用率—能够治理流量路径,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网络的传输流量,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每比特传输成本。
*可治理性—OSS能够感知每种服务会采用哪个路由,从而实现告警关联、服务故障关联和服务性能关联。
*安全—支持保护流量不受恶意攻击,避免数据包的意外泄漏。
*简单有效,降低成本-PBT技术可以在现有的以太网硬件上轻松实施;从而极大地降低运营商投资与维护成本。
(3)新一代以太网OAM
运营级以太网的另外一个鲜明特性是它可以展示出毫不逊色于SONET/SDH的OAM功能。下列技术规范正为以太网实现这一目标构建桥梁。
*IEEE802.1ag(连接故障治理)—对服务故障主动告警的支持功能做出规定,协助进行连接故障的检测、验证和隔离。
*ITUY.1731—SG13以太网OAM,提供增强的性能监视功能,为802.1ag标准提供补充。
*ITUG.8031—SG15以太网保护。
*IEEE802.3ah—定义第一英里接入的以太网PHY。
*IEEE802.1AB—站点和媒体接入控制连接发现。
技术篇:以太网技术必将在城域网改造中发挥主导作用
讨论热点:
传统以太网交换机在向城域网,尤其是向城域以太网骨干网上延伸时时举步维艰,问题多多(如Flooding带来的广播风暴、STP的收敛时间等等),但是以太网相对低廉的成本对运营商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于运营商来说,需要什么样的以太网?运营商级以太网应该满足哪些需求,提供哪些功能?
观点一:对于运营商来说,需要具有以下特征的以太网: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先进的服务质量、易扩展、易治理和部署等。
观点二:运营级以太网必须具备很强的安全性、可用性、快速网络保护、基于流的服务质量、可扩展性、可治理性,必须具备点到点和多点的以太传送能力。
观点三:随着IP业务的发展,运营商将把越来越多的IP电信业务加载到原来只能提供传统数据业务的城域网上面来,因此必然要求城域网具备“电信级”的保证能力,并且能够支持运营商建立分层次的业务盈利模式。
中兴:对于运营商来说,需要具有以下特征的以太网: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先进的服务质量、易扩展、易治理和部署等。
运营级以太网应满足运营商所要求的使用简便、经济高效、高度灵活等特性,并支持多业务承载(语音、视频以及数据),协助运营商满足客户对网络的需求,提供全冗余设计、故障状态下的无中断切换、业务不中断情况下的软件升级,高可用性(保障99.999%)、全方位的业务保护,具备故障恢复功能的SLA保障以及运营商要求的OAM功能等。
中兴通讯在以太环网技术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和创新。以太环网技术用于对以太网环型拓扑提供快速50ms的保护,不需要新增硬件和接口,是一种廉价实用的新技术。中兴通讯已实现了多环单域的技术、主备倒换技术等,达到了当一个VLAN跨过多个以太网环时的网络保护目的。2006年9月6日,在“网络世界大会2006暨第五届以太网世界大会”上,中兴通讯以太环网测评成绩优异,链路断切换收敛时间仅为24ms,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运营级以太网必须具备很强的安全性、可用性、快速网络保护、基于流的服务质量、可扩展性、可治理性,必须具备点到点和多点的以太传送能力。假如未来运营级以太网希望能达到替代现有光传输网的水平,还必须具备传送ATM、帧中继和TDM业务的能力。
西门子:城域网改造要把握三大重点。当前各个地市的城域网在兴建之时主要是为了互联网接入而兴建的,没有考虑如QoS、组播以及各种NGN应用等问题,因此时至今日,现有的城域网已经逐渐难以适应新兴的宽带数据增值业务需求,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域网改造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如何把握重点?SCNB认为,基于对新业务需求的深入分析,对城域网的改造要把握住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
首先要解决城域无法提供质量保证的问题。数据网络的原有用户主要面向大型商业用户和住宅小区,业务以普通数据接入和VPN为主。现有网络是否能够适应IPTV和3G、NGN的业务压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现网测试,对于测试结果不满足新业务需求的网络,进行适当方式的改造;对于新建网络,应当以新业务的要求对数据网络进行建设。
其次,要使城域网具备提供差分服务的能力。目前,现有城域网上逐渐承载越来越多的增值业务,如VoIP业务、视频业务等,而原有网络通常只是为了承载数据业务兴建的,在多业务环境下显得力不从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无法区分普通的数据服务和增值业务的数据流,对网络要求更高的增值业务无法给予相应级别的处理,因此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使运营商预期业务盈利模式难以实现,随着运营商在城域网上开展的增值业务越来越多,要求城域网必须能够提供差分服务。
另外,要控制好数据网络的规模。目前在城域网范围内,由于设计和设备本身限制的原因,汇聚层以下设备目前没有启用S-VLAN设置(每用户一VLAN),导致目前接入网络二层域过大,给网络安全以及治理等方面带来一些压力,并且影响网络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SCNB认为,随着IP业务的发展,运营商将把越来越多的IP电信业务加载到原来只能提供传统数据业务的城域网上面来,因此必然要求城域网具备“电信级”的保证能力,并且能够支持运营商建立分层次的业务盈利模式。而且,对于城域网的改造应本着立足现有业务,逐步新建独立的新业务承载网的原则,要利用原有网络,继续大力发展对QoS和SLA要求较低的普通宽带和专线业务;将新的语音和视频业务放到有QoS和SLA保证的新承载网络上,这样既能够避免对原有网络大规模改造所增加的设备和人力投资,又能满足新兴业务的需求,充分保证网络的良性发展。这其中技术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因此,以太网技术必将在城域网的改造中发挥主导作用。
解决方案篇:运营级以太网百花齐放
西门子一系列电信级以太网解决方案助力新一轮网络改造
基于对网络演进趋势的深入理解,SCNB推出了一系列的电信级以太网解决方案。包括SURPASShiD6610系列的二层接入交换机、高性能L2/L3接入交换机,SURPASShiD6615高性能千兆交换机以及SURPASShiD 6650/6670电信级以太网汇聚/核心交换机。
其中,SURPASShiD6610系列的二层接入交换机可提供8.8G/13.8G无阻塞交换能力,6.6Mbit/s转发能力,为用户创造了可扩展、高效和可靠的网络环境,拥有完整的二层交换功能,可以为一个网络平台提供先进的网络安全功能和网络治理功能,从而创造高性价比的以太网网络。
SURPASShiD6615高性能千兆交换机是一款可堆叠架构交换机,通过如QoS、速率限制、高可用性、安全性等出色的网络业务为网络操作与维护带来便利,并可提供一系列的FE端口和GE端口的组合,是城域网应用及企业应用的优选方案,该交换机的无阻塞交换能力达到24Gbit/s,转发能力达到17.8Mbit/s。SURPASShiD6610L2/L3接入交换机能提供高性价比的快速以太网接入,能够令SURPASS hiD6610提供出色的宽带网络业务,在维护传统LAN交换的同时具备QoS、速率限制、强制安全性、组播治理和高性能IP路由等先进功能,无阻塞交换能力达到13G,转发能力为9.5Mbit/s。
SURPASShiD6650、6670电信级以太网汇聚交换机和hiD6670城域核心交换机能够支持多种业务运行在一个网络上,如语音、视频和数据,能够有效而低成本地承载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的业务。在端到端的产品系列中,既可以模拟传统专线业务,也可以大规模提供新型的以太网业务。所有这些潜在的业务都是由一个具备电信级可靠性和弹性,并具备业界领先的操作、治理、维护与部署能力的平台来提供。
SURPASS电信级以太网方案的要害是通过一套完整的领先业界的功能模块来实现电信级的可靠性和弹性,通过全冗余设计、故障状态下的无中断切换、业务不中断情况下的软件升级来实现节点的高可用性;通过冗余的流量路径以及STP/RSTP/ERP和MPLSfastreroute等机制来充分保障网络的高可靠性。总之,这些机制确保了所有静态和动态的用户业务在故障状态下得到保护。运营商可以有信心地提供端到端的SLA,并保证QoS。
SCNB作为西门子在中国通信市场固网领域的主力军,正在积极参与中国运营商的网络演进和转型,并且提供西门子具有全球商用经验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面对新一轮的城域网改造,SCNB愿意积极参与,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基于ATM交换机平台的以太网解决方案逐退市场
目前主要的运营级以太网方案主要有基于光传输设备的MSTP,基于路由器平台的VLL/VPLS解决方案,基于ATM交换机平台的解决方案,基于增强型以太交换机的解决方案。目前设备比较成熟的主要是前三类,都有大规模商用实例。而基于增强型以太交换机的解决方案在低端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虽然目前设备还不成熟,且缺乏商用实例。
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看来,将来基于路由器平台的以太解决方案、基于光传输设备的以太解决方案和基于增强型以太交换机的解决方案都会在不同的市场层面得到较大规模应用,而基于ATM交换机平台的以太解决方案将逐步退出市场。
基于路由器平台的解决方案将主要作为高端应用,其特有的基于流的精细化QoS性能对于承载三重播放的多业务网络是不可缺少的。基于增强型以太交换机的解决方案,由于成本最低,将主要部署于城域网的靠近接入侧。基于光传输设备的MSTP,非常利于传送数据和TDM的混合业务,对于转型中的运营商,非凡是短期内TDM业务仍占主要业务收入的移动运营商,仍是不可替代的。
IETFVLL/VPLS技术应用于城域以太网的实例:AT&T“光速”项目,为18,000,000用户提供IPTV业务。其他还有台湾中华电信、法国电信的IPTV项目。
基于MSTP的以太网应用实例:应用范围很广,几乎所有运营商都有部署。
基于ATM交换机的以太网:应用范围一般,包括英国电信、韩国电信等。随着ATM技术逐步淡出,此类设备也将逐步退网。
基于IEEE增强型以太交换机的解决方案,目前技术和设备仍处于发展中,较缺乏大型商用实例。
北电运营商及以太环网OE解决方案创新
1.方案定位与技术领先优势
在介绍北电解决方案之前,首先对北电的定位以及在相关技术规范的领先进行概述,如图1所示。
北电相关领域的领导地位主要包括:
*IEEE802.1ah(MAC-in-MAC)规范的首要Editor;
*电信级以太网OAM规范的领导者(ITUY.1731和IEEE802.1ag的Editor);
*新一代以太网隧道技术PBT的提出者。
2.方案概念与更新介绍
北电网络的运营级以太环网解决方案定位于城域网的接入和汇聚层,由环网中心设备MERS8600和环网接入设备ESU1800/1850组成。如图2所示。
北电解决方案的要害特性。
*以太网UNI与NNI符合MEF规范,是新一代运营级以太网的基石。
*基于802.1ah,彻底解决传统以太网扩展性与安全性问题,真正实现以太网技术扩展到城域网。
*PBT隧道技术带来以太网骨干领域的革新特性:50ms保护倒换、流量工程、完善的OAM。
*基于802.1ag/ITUY.1731,支持完善全面的OAM系统工具。
*以太环网支持保护倒换<50ms。支持超强的端口扇出和地域覆盖能力。
*对全业务的高扩展性优化支持:宽带汇聚、NGN话音、IPTV(量身定造的环网复制机制与流向)以及企业以太专线业务。
*完善的QoS机制保障TriplePlay与企业专线应用。
烽火网络以太网为新业务开展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烽火网络自20世纪90年代就着手以太网技术的研究,并逐步将其技术延伸到IP城域网的各个层面,作为运营级以太网技术的积极推动者,烽火网络一直走在中国行业的前列。2003年烽火网络代表中国向国际电联提交了运营级以太网相关国际标准“城域网多业务环”技术获得批准,编号为ITU-TX.87。同时烽火网络还承担了国家“863”项目12个千兆加10G的以太网交换芯片和基于RPR的多业务环(MSR)的重大课题研究。在这些成果基础上,烽火网络于2004年年底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系列运营级以太网产品。
烽火网络运营级以太网产品特色明显。首先支持Y.1731,能够提供EthernetOAM。在以太网保护倒换方面,烽火网络将提出的“城域网多业务环”标准扩展到以太网上,在网络中可提供分步式故障检测,每个节点能自主检测东向和西向的链路,并迅速收敛链路状况,链路发生故障时,可实现50ms以内的保护倒换。在QinQ方面,烽火网络运营级以太网产品支持4094×4094标签和优先级映射。产品还可以对包头的前128个字节进行解析和映射,区分出不同的业务,并且采用不同调度算法,保证带宽中的QoS。产品严格遵循IETFPWE3和ITU-TCESoP,支持TDM仿真功能,提供的TDM接口可以从64kbit/s~2Mbit/s。
烽火网络运营级以太网产品可以提供点到点的和多点汇聚的以太网专线业务,能够为大客户专线、企业网建设提供大带宽、高品质的网络支撑,或者作为中小城市新建网络或者行业网络(电力、交通、煤炭、石油等)的基础数据承载设备。目前烽火网络运营级以太网产品之一多业务分组平台M8000系列已经通过了信息产业部入网测试,作为国内第一个基于分组技术的多业务平台产品,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从2005年下半年到现在,烽火网络运营级以太网产品在国内20多个省份以及东南亚和中亚地区,都进行了商用和试点工程。已经服务于电信、网通和移动等多个电信运营商,如山东菏泽网通城域数据网工程、河北廊坊网通村通工程、福建龙岩移动千兆环网工程等以及电力、煤矿等能源相关行业专网如湖北电力调度专网工程、河北峰峰煤矿视频监控网工程等。今年6月份,烽火网络还在国内率先开通了基于10G的运营级以太环网工程。
此外,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烽火网络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协议转换器、光纤收发器等数据网络设备在产品功能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数据网络产品与运营级以太网设备共同配合能够有效为IPTV以及视频监控等新业务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网络解决方案。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