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精细化治理和财务监管力度增强的双重驱动之下,IT资产治理终于从传统的资产库跟踪领域“鱼跃”而出,快速向IT系统治理平台的核心游弋。
大约在5年前,资产治理还局限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畴以内。当时,资产治理软件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和跟踪企业的物理资产,包括硬件及部分软件的配置情况、使用者归属等信息,这些数据通过简单的机械化操作或纯手工方式导入到一个类似Excel表格的资产清单中,以方便用户查看。那时候,不少主流的网络治理套件通常都具有资产治理模块,而由于此类产品功能单一(实质上就是一个小型数据库),不少企业选择自行开发这样的软件。
应用的低门槛并没能带动资产治理的大众化。由于缺乏对资产信息的实时追踪、属性标记、多样化展现及变更治理等能力,资产治理一直处在深井之中,与企业业务的隔阂久久不能弥补,这使它长期“游离”于企业IT治理平台的核心以外。
“潮落之后是潮起”。在IT治理方法改进、法规遵从、财务治理、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资产治理迅速从边缘“游向”主流。如今,资产治理软件的工作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硬件资产信息跟踪,它可以在物理资产库的基础上,集成来自ERP、CRM等应用系统的信息,同时发现和更新合同、许可证、软件计费等与业务相关的资产数据。
除了技术的演进外,资产治理在IT治理领域内的地位也不断提升。随着ITIL等最佳实践框架被广泛地运用到IT服务质量控制体系,资产治理已经成为支撑IT运营的一个要害组件。同时,IT架构的调整又给资产治理带来新一轮利好。在CMDB(配置治理数据库)IT治理新核心的地位得以确立后,资产治理与服务治理、配置治理、策略治理一起,成为紧紧包裹CMDB内核的要害模块。
然而,初现的曙光仍不能照彻整个资产治理领域。对很多企业来说,它仍然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资产发现与跟踪、业务关联等特性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而由于资产治理项目的执行将牵动财务、行政等非IT部门的流程调整,因此它将比其他项目遭遇更多来自企业固有组织结构的阻力。刚刚跃上潮头的资产治理注定要经历一段艰辛的破冰之旅。
殊途而同归
在摆脱传统资产库桎梏的征途中,资产治理技术革新的风云早已几番变幻。为了更有效地治理IT资产,实现对IT基础设施复杂和动态信息的实时跟踪,众多软件企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聪明进行领域内的技术创新。
其中,重量级的国际软件巨头仍然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在BMC、CA、HP最新的系统治理产品架构中,资产治理居于接近核心的显要位置。以BMC为例,在其闻名的实现BSM(业务服务治理)的8条RTV(成就价值之道)路径中,资产治理与发现位居其一。从RTV的体系结构上看,资产治理与变更治理、能力治理、服务水平治理(SLA)以及服务台构成了一个围绕CMDB的闭环。产品方面,BMC的Remedy Asset Management承诺在IT资产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跟踪和治理IT资产及其不断变化的配置关系,并且将不同来源的资产信息集成到统一的视图之中。
2006年,HP软件刷新了OpenView产品架构。在最新的三层结构中,资产治理被归入IT流程自动化的中间层,成为支撑业务变化治理的技术之一。资产治理的潜在价值一直为HP所关注。在2005年,HP软件更是花费4.25亿美元巨资收购Peregrine,以增强其在资产治理领域的竞争实力。据悉,HP软件针对Peregrine与帮助台、配置治理等对象的整合工作已经启动,Peregrine的资产治理性能将被“消化”到Openview的其他产品之中。
与BMC和HP相比,CA更强调对资产治理的全面性。在CA的产品家族中,有5~6个软件具有资产治理能力,其中包括主打产品Unicenter Asset Management,以及实现软件分发、远程控制、补丁治理、桌面DNA治理、资产生命周期治理的相关产品。
四大系统治理软件厂商联手推动的技术革新中,IBM的套路与众不同。除推出Tivoli License Manager等单品外,IBM在资产治理方面一直没有明显的动作,技术收购和主动的技术储备迟迟没有发生。不过,IBM也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个性化需求特征强烈的应用,IBM更愿意把这部分工作交给不同地域的合作伙伴来操作。目前中联集团等公司基于Tivoli平台开发出面向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的资产治理解决方案,并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服务交付。
在被大公司一致看好的同时,资产治理也成为中小软件企业的掘金良地。Altiris、LANDesk、MRO Software、Novell、PRovance等公司相继推出了资产治理套件,相比大公司的产品,这些专用型产品的特点是,通用性和灵活度更强,功能挖掘更加深入,但集成与扩展能力相对薄弱。
虽然方向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无论勾画的技术蓝图如何,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实现对IT资产完整生命周期的治理。目前,软件对IT资产的控制能力已经足够强大,能够实时治理企业中有形(PC、笔记本电脑、网络设备、软件等)和无形(租用服务、许可证、服务合同等)的IT资产,很多产品还兼具有代理和无代理的资产清单功能,以方便用户针对自身网络情况做出选择。而专门的资产生命周期治理软件也已面世。
挑战摩擦力
IT应用环境有着永恒的摩擦力,正如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一样。再锐利的技术,“落地”时也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挫折,资产治理亦如是。
中联系统有限公司在资产治理领域与IBM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他们开发的资产治理解决方案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用户。不过,作为增值应用的一种,资产治理模块基本上是随同治理平台进入企业的,用户对资产治理个体的爱好并不浓厚。
中联集团IT治理解决方案事业部的高级经理郑雄表示,网络和系统监控仍是国内企业关注的焦点,资产治理的实施序列靠后,用户一直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应用需求。“恒安标准人寿是我们碰到的一个特例”郑雄说。据他介绍,从项目启动伊始,恒安标准人寿就将资产治理放在首位,流程治理、应用监控放在其后。他们将资产治理软件部署在300余台PC上,在实现软硬件清单治理的同时,建立了严密的非法软件监控体系,有效地规范了客户端的应用行为。
“但这样的用户太少了”,郑雄感慨道。究其原因,他认为主要的阻力来自企业的组织架构。资产治理技术的引入将改变行政部门治理IT资产的普遍状况,而这种涉及职责和权力的行为推进难度可想而知。“实施的动力只能来自企业自身,加强IT审计、核算的需求最终将‘烘热’资产治理”,他说。
不过,在快速飞跑的IT界,乐观的情绪总会占据上风。这一领域的从业者已经发掘到一些积极的元素。BMC中国区技术服务部经理谢磊表示,资产治理推行的进程与企业IT建设的成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电信、金融等行业相对成熟的IT建设将促进资产治理的普及。而在市场对企业约束力度加大后,企业内部由财务或其他部门策动的IT治理结构调整也将会随之发生。同时,他认为制造业“可能从一开始就产生‘纯粹的资产治理需求’。”
CA中国公司的一位产品经理也指出,资产治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需求都是相当急迫的。除了上市企业(非凡是在海外上市)面临严格的法规遵从要求外,而那些未上市的企业也会遭遇IT粗放化治理所导致的问题和压力。企业的治理层想要清楚地了解到底拥有多少IT资产、每一笔IT花销的走向和收益等,这些都需要资产治理技术的介入。
“前瞻性的技术总会在金融、电信这些行业首先找到突破口,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接触看,银行客户对资产治理有着‘本能的着迷’。”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产品部市场拓展经理初明说。他指出,相比其他行业,银行对基于财务模式的资产统计表现得更为积极,很多银行已经着手进行IT运维中心的成本分摊,他们实施资产治理应用的需求非常迫切。
LANDesk技术支持经理杨云松也表示,虽然大规模部署的趋势尚未形成,但资产治理在局部领域已经表现的非常活跃,目前对其需求较为迫切的行业包括电信、银行和电力等。
厉兵秣马待出征
在资产治理的垂直市场,真正的交锋远未开始。或许可以这样形容,这个游戏的所有参与者都处在摸索阶段。最近两年间,各个软件厂商的资产治理套件都发生了很多改变,其中主要与治理范围和业务关联性相关。资产治理正在为适应新的IT治理框架和SOA这样的新技术进行自我调整。在等待应用需求“融化”的过程中,软件厂商们更愿意潜心磨砺技术,而不是为“蛋糕的一角”拼个你死我活。
暂时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涌动。为了迎接明日之战,软件厂商们都希望早早练就克敌制胜的“绝招儿”。BMC强调,要通过对清单、存储、展现、请求、处理等环节的串联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资产表达;LANDesk则认为自身的优势在于其产品与不同治理平台或工具的集成能力,以及完整的前端资产信息收集功能;HP表示,将通过技术演进把资产治理从混乱、被动(资产跟踪)、主动(费用控制)、服务(流程自动化),最终引向价值(资产优化)阶段。
虽然还没有给出清楚的资产治理路线图,IBM却对这一应用的载体—Tivoli治理平台做出了最大的改变。2005年,Tivoli离别了原先“臃肿”的架构,新的Tivoli Monitoringacerun: yes"> 6.2版本努力尝试塑造“简单易用,界面友好”的新形象。“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郑雄对这一变化的形容。他认为,Tivoli的改变将为其产品在资产治理方面的客户化和本地化带来积极的影响。
这是一场未见硝烟却又不断升级的暗战。虽然格局仍不明朗,但众多软件厂商却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找决胜千里的定数。在此过程中,“资产治理与CMDB的关联关系”成了众多厂商共同的着力点。
“资产治理数据最终将汇集到CMDB中,成为数据中心核心信息库的一部分”,这一技术构想已经被普遍认同。软件厂商认为,资产治理套件或模块将为CMDB收集系统外围的扩展信息,并将精炼后的治理数据“写入”记录着不同信息库间配置和变更关系的CMDB。因此,资产治理信息库与CMDB间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重叠,也有所差异。而为了让资产信息库中的数据能够更顺畅地流入CMDB,众多软件厂商已经在整体技术策略中考虑了两者的衔接问题。
BMC的谢磊认为,联邦机制可以实现资产信息库与CMDB的无缝集成。BMC的Atrium CMDB所具备的分散治理、集中展现、松散耦合的特性将帮助用户跨越要害数据整合的障碍。
郑雄表示,未来资产治理与CMDB的结合将更加深入,甚至可能不再以独立工具的形式出现。当然这只是一种看法,还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作为一个扎根资产治理的软件厂商,LANDesk似乎更希望资产治理与CMDB保持一定的距离。LANDesk的杨云松认为,资产治理将快速从工具向解决方案转型。相比其他产品,LANDesk的优势在于强大的前端收集能力,以及能够与不同的CMDB做集成。他还表示,公司在收购了业务流程治理厂商NewRoad后,开发自己的CMDB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而在IT的疆界之外,资产治理依然面临融合的问题。今年刚刚被Infor公司收购的DataStream将自己定义为企业资产治理(EAM)软件厂商。除IT设备外,DataStream将更多的精力投向非IT类的生产型资产治理。Infor EAM集团大中国区总经理唐庆茂表示,EAM与IT资产治理间的差异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但最终仍可能走向融合。目前,已经有SOA这样的框架技术来支撑这种融合,无论底层系统是分离还是合并,用户在未来肯定能够获得一个统一的展现界面。
应用,仍需积淀
当资产治理这条“快鱼”高速划进视野时,用户的第一反应却是不习惯、不适应。小柳是一家大型综合物流企业的信息治理部的工程师。她所在企业的IT系统处在全行业的绝对领先水平,但至今仍然通过一个小型资产库软件进行IT设备治理,资产信息的录入、变更也全部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对于“来势汹汹”的新一代资产治理技术,小柳并没有受到多少感染,用她的话说,“资产治理软件仍然是一个不好用的东西”。
在2005年,小柳的公司就进行过相关产品的考察。“对方来了个工程师,在设备上挨个安Agent(代理程序),然后在服务器端收集资产信息,效果很不理想,很多设备监测不到,收集上来的内容也有很多错误。”她说。最让她头疼的是广播发送不出去,由于企业内部设置了多个VLAN,SNMP轮询无法穿越整个企业网络。假如要完成轮询必须打开VLAN,而这是企业的安全规定所不答应的。
在粗略地估算出自动收集和手工收集的工作量基本持平后,小柳的公司终于放弃了采购新软件的想法。既然它无法保证信息收集的准确无误,并且将对安全策略造成强烈冲击,为什么要花钱买麻烦呢?
“先吃到螃蟹”的企业也有抵触情绪。有用户认为,某些资产治理套件的架构太过复杂,不易于使用,想看的资产信息展现不出来;购买了具备易用型产品的用户也在大呼后悔,认为基于java的代理简直就是吞噬资源的“魔鬼”;还有多数据核心的整合、与企业CMDB的集成、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的产品定制、多元化资产信息展现等问题,让企业的资产治理应用之路愈发凹凸不平。
与技术的高歌猛进对应的是应用积淀的欠缺。对此,北京国脉融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经理于洋进行了理性地分析。他所在的公司也是在数番考察后仍没有实施资产治理项目,“主要是因为资产治理的牵涉面太广了。”他说。
他指出,仅仅是IT资产属性的整理就是一件非常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事情,而在一连串的折腾后,企业马上面临的就是项目上线后部分流程的变更问题。在执行的具体过程中,来自非IT部门的主动质疑或消极反抗都将拖缓资产治理发挥效用的时间,资产治理在企业中的命运很可能由此改变。
于洋赞同资产治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说法。“个人感觉,这东西没什么难度,是IT系统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实施的要害是将每个资产组件的基础属性记录准确,并且为其附加准确的资产流程治理属性,剩下就是按照流程执行的问题了。”他说,“但流程恰恰是最要害的一点,好的流程可以规避很多弊端,反之有可能使其全军覆没。”所以,他猜测资产治理在短期内的走势是“意义重大,但普及不会太快”。
的确,当很多企业还在为流程整合、精细化治理而痛彻心扉,资产治理注定要遭遇逆流。不过,这种徘徊不是永久的,是会因技术的演进或环境的变迁所改变的。财务、法规等对IT资产监管水平的提升, IT资产占企业整体资产比例的增加,都是构成资产治理应用需求喷涌的要害因素。非凡是财务部门对于资产治理的认知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技术普及的具体时间。在资产治理的前方,仍是一片可以畅游的海洋。
编看编想
做不做前浪?
做创新技术的报道总是会留下遗憾。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很难找到成功的案例来证实技术对应用的改变。从严格意义上说,资产治理不是一项新技术,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三十年间,资产治理技术的变化翻天覆地,但应用却在低位流连。即便在信息化建设更加发达的欧美国家,新一代的资产治理应用也处在刚刚起步的状态。
产业链条发展的不对称让厂商和用户都很头疼。这不是只有资产治理才有的经历,用户对于新技术怀有“本能的畏惧”。与IT厂商多轮较量后,用户已经深谙“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道理。曾经采访过的一位CIO甚至表示,自己从来不买没有SP1的软件,因为这样的产品太不成熟,不知道要打多少补丁才能让它稳定下来。
在IT圈,越理性的用户越不可能成为先锋。而失去了理性的实践与审阅,依靠盲目的试探或打包式的推广,创新技术难以抚平前路中的波折和磨难。这是一个很难调和的问题,轻易变成一个打不开的结。而既然用户自我保护的心理无可厚非,那IT从业者就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勇敢地做“前浪”,这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前进的要害。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