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应用做最佳化调整以利用区块式存储技术,企业使用者可在NAS装置中加入FC接口,将经过市场验证的光纤信道主机总线适配卡(Host Bus Adapte,HBA)嵌入在目标模式中运作的文件伺服系统(Filer)。透过此种方式,一个或多个逻辑单元编号(Logical Unit Number,LUN)便能够在SAN内运作。之后,个别的FC HBA就分别安装置每一部等候存取这些LUN的计算机中,并且运用装置所附的图形使用者接口(Graphics User Interface,GUI)治理工具,为每个LUN配置适当的文件伺服系统容量。最终结果就能同时建置出一个异质化的环境,并且支持文件与FC区块层的数据存取。案例研究三:FC阵列太贵了 状况:FC存储机架(Racks)对于新兴近线(Near-line)存储应用而言过于昂贵
随着许多企业发现自己的IT环境中累积数兆位(TeraBytes)的数据,因此在正常情况下绝不可能在工作期间一夜之间将所有数据备份至磁带(Tape)。市面上有许多磁带虚拟产品(Tape virtualization),如EMC的CDL(CLARiiON Disk Library)或Neartek的Virtual Storage Engine(VSE2)等,能将RAID磁盘系统转移成虚拟磁带装置,并提供快速到无法想象的高速写入效能。应用软件会以为正在存取磁带装置,但实际上数据是写入至RAID装置中。这些RAID装置的优异速度使IT治理者能轻易地在一夜之间完成完整的数据备份作业,然后隔天早上即可在不影响SAN效能的情况下,将数据真正备分到磁带中。这个解决方案固然不错,但问题却出在原生型FC磁盘驱动器对于这种Near-line存储应用而言成本过于昂贵。
解决方案:运用SAS/SATA磁盘驱动器进行FC存储JBOD
针对上述问题,多家厂商已经推出内部安装SAS/SATA硬盘机的FC JBOD机架型产品,透过在计算机中安装未设定成RAID组态形式的一组磁盘,不论是否运用这类系统,JBOD都能运作的很顺利。当然,使用者也可选择建置可靠度更高但也更昂贵的SAS磁盘,以因应所需的各种企业级的功能,例如冗余式连结埠(redundant ports)、高数量I/O、最高平均无故障时间间隔(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MTBF)等。然而,对于各种near-line存储应用而言,使用者可选择运用较低廉、高容量(300GB)的SATA磁盘驱动器。SATA适合支持大区块、小I/O负荷的近线式存储,且适合搭配FC前端(front-end)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情况,各家供货商已经推出各式新解决方案,使得原本无法连结的服务器能透过两种模式来存取FC SAN。第一种模式是基于IP协议的光纤信道(Fibre Channel over IP,FCIP)。FCIP是一种专门用于存储网络技术的IP协议,该协议由因特网工程工作非凡小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所制定。FCIP机制答应光纤信道在IP网络上的SAN设备间进行更简单的数据传输,协助信息设备布建较为分散的企业能更轻易地进行数据的分享。FCIP协议是通过IP网络进行存储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这个协议提升了存储数据的传输能力和性能,被认为是有助于快速地开发SAN市场的要害技术之一。
另一个也是由IETF提出的标准称为因特网光纤信道协议(Internet Fibre Channel PRotocol,iFCP),为FCIP的变化体,用于移动在IP网络上,以iSCSI传输FC数据。这类隧道式(tunneling)技术能在SAN之间建立广域网络(Wide Area Network,WAN)等级距离的链接。举例而言,纯就技术层面讨论,在美国东岸的SAN可透过以太网络将光纤信道资源连结至位在美国西岸的SAN。目前,McData正推出多款具备这种功能的新交换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