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vio效果图公平地讲,希捷在"2.5英寸企业级硬盘"前期的概念灌输还是比较到位的--该公司2003年5月19日就已公布了2.5英寸企业级硬盘平台的计划,笔者也在当年年底得知相应的产品将于今年2月推出。然而,就像去年希捷重返移动型硬盘市场时大家对"Momentus"的名字很感爱好一样,"Savvio"这个词同样颇值得玩味: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巴西球星萨维奥(Savio),但少了一个"v"不说,美国人也不可能对一名前皇马的替补有那么大爱好;eWeek网站在2月5日的报道中指出,曾经有一个在2000年"稻糠亩"(.com)繁荣时期诞生、却很快于2001年第一周死掉的在线旅游网站Savvio.com,可希捷怎么会自找晦气呢?还好,希捷用一个简单明了的等式打消了我们不必要的猜测。Savvy + I/O = Savvio,清楚地表达了产品的诉求:"Savvy"(机智)留待后面讨论,而"I/O"则的确揭示出提高IOPS(I/O per second,每秒I/O数)性能才是催生2.5英寸企业级硬盘的原动力。与2.5英寸移动型硬盘为了"瘦身"而不惜牺牲性能的做法相反,2.5英寸企业级硬盘恰恰是从改善性能的角度出发才决定"减肥"的!硬盘小型化乃大势所趋,然而希捷为何选择这个时机推出Savvio?2.5英寸企业级硬盘凭什么提供比3.5英寸企业级硬盘更好的性能?其他硬盘厂商对此持何种态度?却并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现成的答案,而这也正是本文试图提供给大家的。 2.5英寸缘起通常说来,主要面向服务器、磁盘阵列市场的企业级硬盘在尺寸规格的改变上比桌面级硬盘要保守一些。往远里说,业界第一款5.25英寸硬盘就是用于早期PC的希捷(那时还叫Shugart Technology)ST506;往近里看,希捷1998年仍在推出5.25英寸全高(相当于两台光驱堆叠)的Elite 47,而高度只有其三分之一不到的昆腾(Quantum)"大脚"(Bigfoot)系列迟迟没有退出PC市场则纯粹是个特例。以此推论,2.5英寸规格在桌面级(ATA接口)硬盘中出现的时间应当早于企业级(SCSI/FC接口)硬盘--桌面PC采用2.5英寸移动型硬盘的情况当然不在考虑之内。那么,希捷现在就推出2.5英寸企业级硬盘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回过头去看看15000RPM硬盘的发展史,相信大家就会明白什么是"水到渠成"。 2000年2月23日,希捷发布了业界首款15000RPM(15K)硬盘Cheetah X15,其单碟容量尚不到同时期10000RPM硬盘的三分之二(3.7GB vs. 6GB,最大容量18.4GB vs. 73.4GB)。等到一年之后第二代的Cheetah X15-36LP推出,这个比例被进一步拉大至1∶2(9.2GB vs. 18.4GB,最大容量36.7GB vs. 73.4GB)并保持至今(36.7GB vs. 75GB,最大容量147GB vs. 300GB)。对于硬盘而言,(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提高转速通常要付出降低存储密度的代价。不过,从10000RPM到15000RPM,存储密度的降低幅度不至于有50%这么夸张,因此后者单碟容量的"流失"一定还有其他渠道。这时候Cheetah X15/X15-36LP的效果图发挥了作用--原来它们的盘片直径只有2.5英寸……盘片表面积如此"缩水",单碟容量不跟着往下掉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