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R的基本看法是IMT-2000将继续演进,以支持新的应用、产品和服务。希望IMT-2000地面无线接口的能力到2005年能扩展到30Mb/s。除了这种演进之外,ITU预想到2010年能有一种基于新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新系统,称为后IMT-2000系统(Systems Beyond IMT-2000)。它将是增强的IMT-2000系统及其他无线系统的补充。新的无线系统能将支持高速移动性高达100Mb/s的峰值数据率,面对低速移动性则可达1Gb/s的数据率。这样的数据率将为连接到同一无线资源的所有用户所共享。且上行链路的数据率能够不同于下行链路的数据率。由于高数据率的要求,未来需要有附加的频谱。后IMT-2000系统所需要新的频谱有望在WRC’07来确定。ITU-R的看法还描述了各种无线接入系统如何在融合中共存,以提供综合服务。通信的关系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个人域通信网(PANs——Personal Area Network),中间环境(immediate environments),以及通过网络的通信(communications via network)。再者,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WLAN)、数字广播、蜂窝移动通信,及其它接入系统将连接起来,以提供通过公共的基于ip的核心网提供综合及无缝的服务。不同的接入系统将根据它们的应用区域、小区范围以及无线环境组织在一个分层结构中。这对于系统的布署提供一灵活的、可扩展的环境。这些不同接入系统无缝的网络的互连将由垂直切换或会话的连续来完成。不同的层次对应分布式的层次,包括数字广播、蜂窝层、若干小区层,很高数据率应用的热点层,对于短距离通信的个人网层,以及固定接入系统的固定层。为了满足上述看法,对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可以小结如下:
·高速数据率,并减少每比特数据传输价格;
·基于IP的网络;
·无缝连接;
·综合服务;
·短时延的切换及信包传输。
二、关键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实现B3G/4G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
·与系统相关的技术:IP语声技术;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技术;广带无线收发信机;移动服务的系统平台;高可靠性的网络结构;全IP无线;安全性、加密、计费、身份认证及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即兴网(ad hoc network)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