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ITU-T认为RAS协议并不适合作为域间通信的手段,需要对域间互通单独进行研究。经过数年的努力,ITU-T于1999年5月发布了H.225.0 Annex G Version 1[2],专门为H.323系统域间网守互通制定了标准。从此确立了H.323系统域间通信的框架。随着对H.323系统移动性支持研究的加深,ITU-T将对移动性支持和域内、域间通信的消息和参数纳入了统一的标准H.501[3],并对H.225.0 Annex G进行了修订,使其可以用于域内和域间通信,并于2002年11月发布了H.225.0 Annex G Version 2 [4]。
H.225.0 Annex G Version 1只适用于参考点A,即边界单元之间的通信。而Version 2中指出,它可以用于参考点A、B、C。所有使用H.225.0 Annex G Version 2协议进行交互的功能实体又被称作“对等单元”(包括边界单元)。H.225.0 Annex G规定了对等单元互相交换自己可以解析的地址信息的流程。边界单元则交换本管理域可解析的地址信息。由于现有的标准仍主要关注域间通信,因此下文我们重点对边界单元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