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的文章中,将直接安装在硬件的ESX Server称为【Host ESX Server】,将安装在Host ESX Server上的ESX Server称为【Guest ESX Server】
1. 做好Guest ESX Server的设置
就如同安装其他Guest OS一样,通过VI Client或者VirtualCenter连接到Host ESX Server,并创建一台VM。 创建时,OS类型选择“其他”,vCPU为2个,内存为1GB或更多即可。
2. 将网卡类型改为e1000
在创建好VM之后,不要急着安装。
在安装Guest ESX Server时,由于ESX Server无法识别默认的AMD网卡,需要手动编辑.vmx文件,将网卡类型改为ESX Server能够识别的“e1000” 。登录到Host ESX Server的Service Console,在/vmfs/volumes/下找到创建好的VM的.vmx文件,用vi编辑器在其中加入如下行:
ethernet0.virtualDev = “e1000″这里,ethernet0是第一个虚拟网卡,如果创建VM时设置了多块网卡,需要分别设置。设置好之后,可通过启动VM时的Boot Menu来确认。
3. Host ESX Server硬件的CPU必须支持VT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如果是AMD CPU,则是AMD-V)
Intel的VT或AMD的AMD-V是在CPU级别提供对虚拟化支持的技术。在ESX Server上安装32位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时,打开或关闭VT功能对性能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但是在ESX Server上再安装ESX Server时,不使用VT却能让ESX Server虚拟机的启动时间变慢到10倍以上。
(我在不开启VT的情况下,在一台双Xeon CPU,12GB内存的ESX Server 3上安装ESX Server 3i,经过4小时的100%CPU占用率之后我放弃了)
4. 打开VMware的后门
要让ESX 3.5/3i顺利地运行在Host ESX Server上,还需要打开VMware的“后门”,否则很有可能会见到VMware中的“紫屏”(可以和Windows中的“蓝屏”媲美)。
要打开这个后门,允许在虚拟机上安装ESX Server,需要在.vmx文件中增加如下两行:
monitor_control.vt32 = “true”monitor_control.restrict_backdoor = “true”这个后门不仅避免了“紫屏”等死机、不稳定等问题,更是将启动速度再提高10倍。我在打开VT的情况下启动Guest ESX Server花费了30分钟,在即打开VT,又打开这些后门选项之后,只花费了2分钟。
5. 在Host ESX Server上允许Promiscuous Mode
做好上面的一切之后,你应该就可以顺利安装Guest ESX Server了。可是安装完成启动之后,却发现无法通过VirtualCenter来管理它――甚至连ping Guest ESX Server的Service Console都ping不通!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Host ESX Server上,连接着Guest ESX Server的vSwitch的设置。vSwitch默认是不允许promiscuous mode(允许网卡监听发往其他MAC地址的包的模式)的。但是在Guest ESX Server中,网卡只是一个桥接(bridge)作用,并不直接绑定MAC地址。因此,必须在Host ESX Server中允许promiscuous mode,Host ESX Server才能正确地将包传递给Guest ESX Server的Service Console(3i则是管理用IP)。
到这里,就可以体验ESX 3.5/3i的神奇世界了。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