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载体的新闻媒体对标题的要求不尽相同。报纸以文字传播为主,制作标题特别注意词句的修饰,讲究语言的“鲜活”,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广播的新闻标题以声音传播,因此讲究音韵的优美和响亮,上口顺耳。电视兼具声像和文字传播,互补性强,其新闻标题追求简明扼要,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网络传真具有将文字、数据、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动画、色彩等各种技术手段整合为一体的特点,那又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
目前,我国网络版报纸的新闻标题与纸质报纸的相应标题比较,有如下几种情况:
1.网上新闻标题大多是报纸新闻标题的翻版
由于目前网络报纸主要发布纸质报纸的全部新闻及其所属的子报子刊的内容,因此,纸质报纸的引题、主题、副题悉数搬上,只不过字体、字号及标题位置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差别消失了。在网络报纸普遍人力有限的条件下,翻版纸质报纸标题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能保证质量和权威性。
2.略去纸质报纸上较长的引题和副题,只保留主题
当报纸主标题是陈述主要新闻事实的实题时,网络版往往直接转用,而略去较长的引题或副题。如:
引题:国家工商局称抢注成功之说不确
主题:“伟哥”中文商标未生效
网络版标题只保留原主题。
3.将印刷报纸引题或副题作为网络版新闻标题
当报纸主题是虚题时,就选用为实题的引题或副题作为网络版的标题。例如:
主题:如意算盘落空之后
副题:默多克收购曼联事件余波未了
网络版上就把原副题用作标题,使读者一目了然。
4.把纸质报纸两行题或三行题压缩综合成网上新闻的一行题
如:
引题:江泽民会见意大利总理时说
主题:科索沃是南内部事务
网上的标题为:江泽民说,科索沃是南内部事务
5.自己制作标题
有时,纸质报纸标题并不完全符合网络版的要求,或者尚不够明确清晰,这就要求网络的编辑不拘泥于纸质报纸标题的内容与形式,自己制作标题。如:
主题:邮电资费今起全面调整
副题:总体水平将大幅度降低
网络版这则新闻的标题为:邮电资费全面调整因特网资费今起降低
我国网络版报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不但从网站数量上及用户访问量上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在新闻的更新频率、时效性、新闻的丰富性、信息服务的多样性上,也已取得可喜的进步,但与国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权威媒体网站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上述关于网络新闻标题的探讨我们也不妨借鉴一下国外媒体网站的经验。
以《今日美国》报为例。它的主页上部通常是与一则新闻图片配发的两条醒目的新闻标题,字体粗黑,是整个页面上最突出抢眼的部分。在主页上右侧的“要闻”栏目中以及新闻主页上,各分类新闻标题字体都加粗,而且极为简洁,一般只有两三个单词,如:Y2K read ness(备战千年虫问题),Canada school shooting(加拿大校园枪杀事件),Web campaigning(网上总统竞选)等等。而在这些极为简洁的新闻标题下,都有一句表述准确完整的摘要,类似于新闻导语,概括了新闻的主要事实和最有“卖点”的部分。这种标题加摘要的形式首先以极其简洁醒目的标题使读者一眼浏览过去,就能获取一条新闻最主要的信息,而且可能在两三秒钟内,获取当日所有要闻的主要信息。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看看摘要就心中有数了;如果再想全面了解,就可点击进去看全文。
由此,引发出关于网络新闻标题的几点思考:
一、主页新闻标题应力求直接实在,简洁明晰,不能照搬纸质报纸标题
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直接地把主要新闻事实说出来,实实在在,而不必像传统报纸那样,讲究各种修辞表达方式,讲究生动形象、对称有韵味等等,因为对于众多网络新闻消费者来说,短时间内尽快获知重要新闻才是最主要目的。
二、网络版新闻标题最好为一行实题,或者采用简短的新闻摘要的形式
两行题或三行题容易使读者分散注意力,不能一下子抓住最重要的信息,所以最好压缩为一行实题。新闻摘要的形式在一些西方主要新闻网络媒体上被大量采用,并且深受欢迎,应引起我国媒体网络业内人士的关注及借鉴。这一形式可使用户在只浏览主页及各分类新闻主页的情况下,就能对当日要闻了然于胸。
三、当日最重要的新闻标题应被特殊处理,最醒目地突现在网络版主页上
传统报纸上最重要的新闻一般都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并加以强势处理,网络版新闻主页不具有报纸版位、版次、加框加线等版面编辑语言,但突出强调同样可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比如,配发新闻照片,辅以大字号加大加粗处理的标题等。目前国内网络版报纸主页上,所有的新闻标题被一视同仁地排列在一起,不能一下子抓住读者。而在国外主要媒体网络版上,每日都有“焦点”,成为与其他新闻网站竞争的“招牌”。
四、网页内标题最好比主页标题标出更多更完整的信息
由于网络版报纸二级或三级页面的设置,主页标题一般简洁直接,而网页内的文章标题相应地就要提供更多更完整的信息,似乎更接近于传统报纸的标题。从主页醒目简练的标题到网页内更具体明确的标题到新闻报道的全文再到相关背景资料和深入分析以及相关链接,层层递进,向读者提供全方位详尽的报道。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