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命令格式:
#rsync [option] 源路径 目标路径
其中:
[option]:
a:使用archive模式,等于-rlptgoD,即保持原有的文件权限
z:表示传输时压缩数据
v:显示到屏幕中
e:使用远程shell程序(可以使用rsh或ssh)
--delete:精确保存副本,源主机删除的文件,目标主机也会同步删除
--include=PATTERN:不排除符合PATTERN的文件或目录
--exclude=PATTERN:排除所有符合PATTERN的文件或目录
--password-file:指定用于rsync服务器的用户验证密码
源路径和目标路径可以使用如下格式:
rsync://[USER@]Host[:Port]/Path <--rsync服务器路径
[USER@]Host::Path <--rsync服务器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USER@]Host:Path <--远程路径
LocalPath <--本地路径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vi /etc/rsyncd.conf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test] #rsync区段的设定名称
path = /var/www/html/test #需要同步的数据存放路径
comment = test folder #注释
uid = apache #采用什么身份进行文件读取
gid = apache #同上,必须是有读取path权限的用户、组
ignore errors #忽略错误
read only = yes #只读
list = no #不能列表
auth users = linuxing #连接rsync服务的帐号
secrets file = /etc/rsyncd.secrets #指定存放帐号密码的位置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