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库 > MySQL > 正文

有关mysql优化的一些东东整理

2024-07-24 12:48:46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1.查询帮助 ? contents
2.使用合成的散列值,分离BLOB或者TEXT
3.货币使用定点数(decimal或者numberic)
4.sql_mode?
5.order by rand() limit 1000;
6.优化show status like 'Com' Com_select Com_insert等查看插入多还是查询多
7.Handler_read_key 的值将很高,这个值代表了一个行被索引值读的次数,很低的值表明增加索引得到的性能改善不高,因为索引并不经常使用.Handler_read_rnd_next 的值高则意味着查询运行低效,并且应该建立索引补救。这个值的含义是在数据文件中读下一行的请求数。如果你正进行大量的表扫描,该值较高。通常说明表索引不正确或写入的查询没有利用索引.
8.定期分析表   ANALYZE TABLE   CHECK TABLE    CHECKSUM TABLE
9.优化表 OPTIMIZE TABLE
10.导入大数据:Myisam  ALTER TABLE tblname DISABLE KEYS    loading the data    ALTER TABLE tblname ENABLE KEYS;
Innodb  SET UNIQUE_CHECKS=0     SET AUTOCOMMIT=0
11.优化insert:LOAD DATA INFILE    replace   ignore
12.优化group by     ORDER BY NULL
13.show status like 'Table%';               show status like 'innodb_row_lock%';
14.CREATE TABLE innodb_monitor(a INT) ENGINE=INNODB;
15.影响Mysql 性能的重要参数:
key_buffer_size :  说明:键缓存(变量key_buffer_size) 被所有线程共享;服务器使用的其它缓存则根据需要分配。此参数只适用于myisam 存储引擎。
table_cache:数据库中打开表的缓存数量。table_cache 与max_connections 有关。例如,对于200 个并行运行的连接,应该让表的缓至少有200 * N,这里N 是可以执行的查询的一个联接中表的最大数量。还需要为临时表和文件保留一些额外的文件描述符。
innodb_buffer_pool_size:缓存InnoDB 数据和索引的内存缓冲区的大小。你把这个值设得越高,访问表中数据需要得磁盘I/O 越少。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1|2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1M
innodb_table_locks:0|1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innodb_support_xa:通过该参数设置是否支持分布式事务,默认值是ON 或者1,表示支持分布式事务。如果确认应用中不需要使用分布式事务,则可以关闭这个参数,减少磁盘刷新的次数并获得更好的InnoDB 性能。
innodb_doublewrite:
innodb_log_buffer_size:
innodb_log_file_size:

1.数据库的设计
尽量把数据库设计的更小的占磁盘空间.
1).尽可能使用更小的整数类型.(mediumint就比int更合适).
2).尽可能的定义字段为not null,除非这个字段需要null.(这个规则只适合字段为KEY的情形)
3).如果没有用到变长字段的话比如varchar,那就采用固定大小的纪录格式比如char.(CHAR 总是比VARCHR快)
4).表的主索引应该尽可能的短.这样的话每条纪录都有名字标志且更高效.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