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相关
1. 查询(或更新,删除,可以转换为查询)没有用到索引
这是最基础的步骤,需要对sql执行explain查看执行计划中是否用到了索引,需要重点关注type=ALL, key=NULL的字段。
2. 在索引字段上施加函数
to_char(gmt_created, ‘mmdd') = '0101′ |
正确的写法
gmt_created between to_date(“20090101″, “yyyymmdd”) and to_date(“20090102″, “yyyymmdd”) |
3. 在索引字段上使用全模糊
member_id like ‘%alibab%' |
B树无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考虑搜索引擎。
但是member_id like ‘alibab%'可以用到索引。
其实,对任何一个字段使用 like ‘%xxxx%'都是一种不规范的做法,需要能检查到这种错误用法。
4. 多列字段的索引,没有用到前导索引
索引:(memeber_id, group_id)
where group_id=9234,实际上,这个条件是没有办法用到上面的索引的。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用。要理解为什么不能用到这个索引,需要理解mysql如何构造多列索引的。
索引是一棵B树,问题是,对于多列索引,mysql将索引字段按照索引建立的顺序进行拼装,组成一个新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被用来做为构建B树的键。所以,在查询条件里,如果没有用到前导列,就没办法访问多列索引的B树。
应该建立索引:(group_id, member_id)
5. 访问到了索引之外的字段
索引(member_id, subject)
select subject from offer where member_id=234 |
在member_id=234记录数很多的情况下,会优于
select subject, gmt_created from offer where member_id=234 |
原因是第二条sql会根据索引查找到的rowid访问表里的记录。第一条sql使用索引范围扫描就可以得到结果。
如果某个sql执行次数很多,但是读取的字段没有被索引覆盖,那么,可能需要建立覆盖性索引。
6. 计数count(id)有时比count(*)慢
count(id) === count(1) where id is not null |
如果没有(id)索引,那么会用全表扫描,而count(*)会使用最优的索引进行用索引快速全扫描
计数统一使用count(*)
7. 正确使用stop机制
判断member_id在offer表中是否存在记录:
select count(*) from offer where member_id=234 limit 1 |
优于
select count(*) from offer where member_id=234 |
原因是第一条sql会在得到第一条符合条件的记录后停止。
高效分页
1. 高效的分页
使用join技术,利用索引查找到符合条件的id,构造成临时表,用这个小的临时表与原表做join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