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链技术沙龙广州站于11月10日如期举行,在本次沙龙上,迅雷链研发负责人张慧勇向开发者分享了迅雷链达成百万级TPS的秘密:即同构多链框架,以及迅雷链选择PBFT共识算法的原因和优势。其中,重点分析了迅雷链在扫清开发障碍、降低开发门槛方面所作的具体工作,让到场的区块链开发者们对迅雷链在应用开发上的优势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为什么要追求百万级的TPS?
很多开发者对两个问题充满了疑惑,第一,迅雷链百万级TPS的性能对于目前的交易需求来说是否真的有必要?第二,实际应用中,是否真的达到了如此高的性能?
张慧勇首先肯定了第一个疑惑,百万级的TPS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们相信区块链是与互联网同等量级的基础服务,那就一定需要一个非常高的交易处理能力,一方面是要满足应用对TPS能力的低成本要求,也就是性能越高,单位能力的成本就越低;另外,只有足够高的性能,才能支撑具备想象空间的各种应用,不能让应用实现的可能,受制于底层性能的瓶颈。
在张慧勇看来,百万级的TPS并不能算“完美”性能。因为一旦有大规模的落地应用,其并发交易处理请求是非常惊人的。张慧勇以最简单的运动应用举例,运行时,应用需要记录人的位置、心跳等指标的数据状态、运动频率等。数据能够及时同步到链上是所有用户的根本需求,假如有1万人同时使用,就会产生高达几十万的并发请求。如果用户规模继续扩大,百万级的TPS同样会面临性能不足。
有的人提出了一些变通处理的方案,即在较低TPS的基础上实现高并发的数据上链。其原理是设立一个中继服务器,所有实时数据,先上传服务器,再分批次地写到区块链,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对主链性能的要求。但这样的方案其核心问题是,中继服务器的存在是违背区块链原理的,有这样一个中心化的节点存在,整条链的可信度都会下降。所以综合来看,百万级乃至更高的TPS非常有必要。
如何实现百万级TPS?
[1]
迅雷链同构多链框架
同构多链框架带来了性能的提升,加强了业务的可扩展的,并缩小了存储需求。多链是指多条链,不同用户的数据会落到不同的链上,同构就是每一条链用的程序是一样的。单个节点只需负责单一链上的相关数据,不仅对存储的需求变小,同时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由于多链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再加上了同构的特性,由此又得到性能上的扩展。
增加多链时,性能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整体上呈线性增长,并不会因为同时运行多条链,而导致性能受损。目前,迅雷链独有的同构多链架构已得到验证,引领了行业趋势。张慧勇认为,同构多链会成为区块链技术的未来方向。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