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手机应用 > 正文

索尼Xperia XZ值得买吗?索尼Xperia XZ优缺点评测

2024-06-06 23:30:30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Xperia XZ背后又有哪些不容小觑的黑科技呢?

  硬件配置:有些地方小纠结

  Xperia XZ采用高通骁龙820处理器,搭载一块5.2英寸全高清屏幕。主摄像头采用2300万像素IMX300传感器,配备24mm广角G镜头;前置摄像头从500万像素升级到1300万像素。

Xperia XZ 配置参数

  拍照黑科技:三重影像传感技术

  索尼为Xperia XZ加入专业影像技术——三重影像传感器,包括Exmor RS™ CMOS、激光自动对焦传感器、RGBC-IR全光谱传感器。Xpeira XZ支持预测混合自动对焦,包括相位、激光和反差对焦,能够预测拍摄主体的动作,进行预判对焦和追踪对焦。

  后置摄像头采用IMX300 Exmor RS™影像传感器,1/2.3英寸集成2300万像素;配备24mm广角G镜头、F/2.0光圈;加入移动版BIONZ™影像处理器,可快速处理来自CMOS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生成清晰低噪的照片。

  第三重黑科技是首次应用的RGBC-IR全光谱传感器,用于判定可视颜色和红外信息,相比已有的RGB-IR多了无色“C”像素,可在复杂光线条件下实现更准确的曝光度、更贴近现实的色彩表现。

  拍摄体验与样张分析

  由于Xperia XZ配备两段式实体快门键,其对焦逻辑与常规手机有些不同:点击取景界面获得对焦点位置并进行预对焦,按下拍照按钮时会再次微调镜组以完成最终合焦。由于使用方式上更偏向于相机,老法师的用法是选中对焦点-半按快门键-按下快门键。

  索尼Xperia XZ相机成像部分有两点让人影响深刻,一是比普通手机大得多的广角视野,二是看上去很有味道的色彩还原,使得画面第一观感讨人喜欢。

  索尼招牌式的24mm广角G镜头能够容纳更多景物,适合拍摄大场面的风景,也方便后期裁切画面重新构图,搭配2300万像素CMOS显得非常合适。

  由于Xperia XZ具备RGBC-IR全光谱传感器,白天多数情况下能够快速调整色温,白平衡表现值得信赖。色彩还原比人眼所见更鲜艳些,又不显得过分。

  激光对焦传感器的功率较低,作用范围通常只有1-2米,主要适用于微距场景,或是远近景切换。Xperia XZ的镜头光圈不算大,但浅景深虚化效果还不错。

  IMX300传感器过高的像素密度在暗光下反而成为一种负担,细节涂抹痕迹明显,解析力下降有些严重。此外,Xperia XZ在发色上有一定几率会偏青,成像质量相比白天有着一定程度的下滑。

  本次样张拍摄均在高级自动模式下完成,相机侦测环境光线、物体远近,自动触发背光校正HDR、风景模式、微距等模式。在光线复杂甚至有些逆光的场景下,随手拍摄一张照片,其宽容度、可用性有些出乎意料,明显与千元机拉开了差距。

  索尼Xperia XZ其实可以有更多的玩法,特别是利用24mm的广角摄像头,除了拍风景气势更磅礴外,拍人像也会讨好妹子。

  利用广角畸变的原理,从低角度当中拍摄妹子的时候,可以看到妹子的腿显得更长,相比之前正常角度拍摄的时候没有这种优势。

  而在正常角度拍摄的时候,如果让妹子的腿稍微往画面左边/右边摆放,也可以拍到拥有大长腿的妹子。

  外观迭代:新设计新材质

  在看腻了沿用5代的全平衡设计(Omni Balance Design)之后,Xperia XZ终于更换全新的风格,也就是合一设计(Unified Design)。索尼旨在让设计、技术、人与生活方式之间相互融合,“手机不只是一件科技产品,而像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Xperia XZ的做法是回归简约,舍弃繁杂的线条、R角等元素,形状上接近修长而扁平的长方体。中框作为整机的骨架,上下两端是机身最厚处,避免了前后面板直接接触桌面。为了照顾握感,中框左右两端进行了削薄,对屏幕玻璃和后壳起到圆润的过渡。

  顶部听筒和扬声器集成在一起,正面依然是对称双扬声器,开孔的长度被大大缩短,位置也不再贴近边框。屏幕边缘2.5D玻璃的质感比以往机型更加凸显。

  由于额头和下巴有些宽,Xpeira XZ整机屏占比不高。下方并没有配置触控按键,而是遵循谷歌规范,沿用屏幕虚拟按键,不可避免要挤占一些屏幕空间。

  侧边电源键集成指纹识别模块,特殊的位置导致其形状细长,不过识别成功率还不错。电源键与中框撞色,显得特别惹眼,如此独特的设计,除了索尼再无二家。

  背面大面积采用ALKALEIDO™镁锂铝合金后盖,这种由日本神户钢铁提供的材料,不但轻薄且有良好的刚性和导热性,光线照射下渐变效果十分独特。下方一小块贴片则是塑料材质,信号溢出需要通过这块区域实现。

  Xperia XZ的中框没有天线白带、没有扬声器开孔、没有螺丝,而且SIM卡槽盖板、音量及拍照键尽可能做到没有色差,看上去宛如一体无缝,工业痕迹极少。

  Xperia XZ实现了ip65/IP68防尘防水等级,工业设计特立独行,在手机界堪称一股清流。独特总令人爱憎分明,喜欢的人倍加喜欢,仅此而已。

  系统体验:另类的简洁干净

  Xperia XZ运行Android 6.0系统,相比越来越臃肿的国产ROM,其本土化定制相对较少。这也意味着商业化程度低,好处是系统软件相当本分,没有烦人的推送和广告。系统保留二级菜单,图标形状主要是嵌套圆底,没有盲目叠加光影,清爽干净。

  系统软件设计严格遵循谷歌应用开发规范,风格简练,有点小清新的味道。每个APP基本只对应一个功能,没有类似安全管家这类聚合类应用,应用权限管理需要到系统设置中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系统软件启动后还附加UI演示,细节虽小却非常实用贴心。我们觉得定制化系统的出发点并非冷冰冰地攫取用户价值,如果情感关怀也是情怀的一种,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用户愿意为此买单。

  索尼商业帝国的版图实在是辽阔,除了存在感极强的CMOS之外,量子点背光显示技术——特丽魅彩(Triluminos)早就下放到手机上,通过量子点提高屏幕色域。

  另一图像增项技术——X-Reality迅锐图像处理引擎,主要用于改善显色、对比跟信噪比,与特丽魅彩技术相结合,共同让色彩表现欠佳的LCD屏也有不错的显示效果。

  最后我们再推荐两个高质量系统应用,分别是原生的相册和短片大师。相册顶部通栏用于轮播照片和视频,下方的照片布局及大小支持手势缩放,效果酷炫且使用;短片大师则可将选取照片制作集锦视频,预设色调和背景配乐都十分的赞。

  Xperia XZ系统对于原生Android的修改痕迹较轻,可以快速跟进Android大版本迭代。界面风格规整且简洁,本土化功能要逊色于国产ROM,喜欢与否取决于个人偏好了。

  总结

  索尼还是那个以硬件见长的巨人,底层技术实力依旧强势。相比其高冷的调性和价格,Xperia XZ并未展现一骑绝尘的优势,很难与其他国际大厂争夺高端市场,声量甚至比不上国内迅速崛起的厂商。

  近来未来概念手机持续火热,市场格局恍如暴风雨前的宁静。我们隐隐看到各家厂商蓄势待发,索尼一定位列其中,至少目前手机业务已经停止亏损。如果索尼真正用心起来,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