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script中,数组对象有一个有趣的方法sort,它接收一个类型为函数的参数作为排序的依据。这意味着开发者只需要关注如何比较两个值的大小,而不用管“排序”这件事内部是如何实现的。不过了解一下sort的内部实现也不是一件坏事,何不深入了解一下呢?
算法课上,我们会接触很多种排序算法,什么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等等。那么javascript的sort方法采用哪种排序算法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呃,直接看v8源代码好了。v8中对Array.sort的实现是采用javascript完成的,粗看下来,使用了快速排序算法,但明显比我们熟悉的快速排序要复杂。那么到底复杂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算法之所以被称为快速排序算法,是因为它能达到最佳和平均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排序算法。它的原理并不复杂,先找出一个基准元素(pivot,任意元素均可),然后让所有元素跟基准元素比较,比基准元素小的,放到一个集合中,其他的放到另一个集合中;再对这两个集合执行快速排序,最终得到完全排序好的序列。
所以快速排序的核心是不断把原数组做切割,切割成小数组后再对小数组进行相同的处理,这是一种典型的分治的算法设计思路。实现一个简单的快速排序算法并不困难。我们不妨试一下:
js;">function QuickSort(arr, func) { if (!arr || !arr.length) return []; if (arr.length === 1) return arr; var pivot = arr[0]; var smallSet = []; var bigSet = []; for (var i = 1; i < arr.length; i++) { if (func(arr[i], pivot) < 0) { smallSet.push(arr[i]); } else { bigSet.push(arr[i]); } } return QuickSort(smallSet, func).concat([pivot]).concat(QuickSort(bigSet, func));}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实现,选取数组的第一项作为基准元素。
原地(in-place)排序
我们可以注意到,上面的算法中,我们其实是创建了一个新的数组作为计算结果,从空间使用的角度看是不经济的。javascript的快速排序算法中并没有像上面的代码那样创建一个新的数组,而是在原数组的基础上,通过交换元素位置实现排序。所以,类似于push、pop、splice这几个方法,sort方法也是会修改原数组对象的!
我们前面说过,快速排序的核心在于切割数组。那么如果只是在原数组上交换元素,怎么做到切割数组呢?很简单,我们并不需要真的把数组切割出来,只需要记住每个部分起止的索引号。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数组[12, 4, 9, 2, 18, 25],选取第一项12为基准元素,那么按照原始的快速排序算法,会把这个数组切割成两个小数组:[4, 9, 2], 12, [18, 25]。但是我们同样可以不切割,先通过比较、交换元素,将原数组修改成[4, 9, 2, 12, 18, 25],再根据基准元素12的位置,认为0~2号元素是一组,4~5号元素是一组,为了表述方便,我这里将比基准元素小的元素组成的分区叫小数分区,另一个分区叫大数分区。这很像电脑硬盘的分区,并不是真的把硬盘分成了C盘、D盘,而是记录下一些起止位置,在逻辑上分成了若干个分区。类似的,在快速排序算法中,我们也把这个过程叫做分区(partition)。所以相应的,我也要修改一下之前的说法了,快速排序算法的核心是分区。
说了这么多,还是实现一个带分区的快速排序吧:
function swap(arr, from, to) { if (from == to) return; var temp = arr[from]; arr[from] = arr[to]; arr[to] = temp;} function QuickSortWithPartition(arr, func, from, to) { if (!arr || !arr.length) return []; if (arr.length === 1) return arr; from = from || 0; to = to || arr.length - 1; var pivot = arr[from]; var smallIndex = from; var bigIndex = from + 1; for (; bigIndex <= to; bigIndex++) { if (func(arr[bigIndex], pivot) < 0) { smallIndex++; swap(arr, smallIndex, bigIndex); } } swap(arr, smallIndex, from); QuickSortWithPartition(arr, func, from, smallIndex - 1); QuickSortWithPartition(arr, func, smallIndex + 1, to); return arr;}
看起来代码长了很多,不过并不算复杂。首先由于涉及到数组元素交换,所以先实现一个swap方法来处理元素交换。快速排序算法中,增加了两个参数,from和to,分别表示当前要处理这个数组的哪个部分,from是起始索引,to是终止索引;如果这两个参数缺失,则表示处理整个数组。
同样的,我用最简单的方式选取基准元素,即所要处理分区的第一个元素。然后我定义了smallIndex和bigIndex两个变量,分别表示的是左侧小数分区的终止索引和右侧大数分区的终止索引。什么意思?就是说从第一个元素(基准元素)到第smallIndex个元素间的所有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小,从第smallIndex + 1到第bigIndex个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大。一开始没有比较时,很显然这两部分分区都是空的,而比较的过程很简单,直接是bigIndex向右移,一直移到分区尾部。每当bigIndex增加1,我们会进行一次判断,看看这个位置上的元素是不是比基准元素大,如果大的话,不用做处理,它已经处于大数分区了;但如果比基准元素小,就需要进行一次交换。怎么交换呢?首先将smallIndex增加1,意味着小数分区增加了一个元素,但此时smallIndex位置的元素很明显是一个大数(这个说法其实不对,如果之前大数分区里面没有元素,此时smallIndex和bigIndex相等,但对交换没有影响),而在bigIndex位置的元素是一个小数,所以只要把这两个位置的元素交换一下就好了。
最后可别忘了一开始的起始元素,它的位置并不正确,不过只要将它和smallIndex位置的元素交换位置就可以了。同时我们得到了对应的小数分区[from...smallIndex - 1]和大数分区[smallIndex + 1...to]。再对这两个分区递归排序即可。
分区过程的优化
上面的分区过程(仅仅)还是有一定的优化空间的,因为上面的分区过程中,大数分区和小数分区都是从左向右增长,其实我们可以考虑从两侧向中间遍历,这样能有效地减少交换元素的次数。举个例子,例如我们有一个数组[2, 1, 3, 1, 3, 1, 3],采用上面的分区算法,一共碰到三次比基准元素小的情况,所以会发生三次交换;而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把从右往左找到小于基准和元素,和从左往右找到大于基准的元素交换,这个数组只需要交换一次就可以了,即把第一个3和最后一个1交换。
我们也来尝试写一下实现:
function QuickSortWithPartitionOp(arr, func, from, to) { if (!arr || !arr.length) return []; from = from || 0; to = to || arr.length - 1; if (from >= to - 1) return arr; var pivot = arr[from]; var smallEnd = from + 1; var bigBegin = to; while (smallEnd < bigBegin) { while (func(arr[bigBegin], pivot) > 0 && smallEnd < bigBegin) { bigBegin--; } while (func(arr[smallEnd], pivot) < 0 && smallEnd < bigBegin) { smallEnd++; } if (smallEnd < bigBegin) { swap(arr, smallEnd, bigBegin); } } swap(arr, smallEnd, from); QuickSortWithPartitionOp(arr, func, from, smallEnd - 1); QuickSortWithPartitionOp(arr, func, smallEnd + 1, to); return arr;}
分区与性能
前面我们说过,快速排序算法平均时间复杂度是O(nlogn),但它的最差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会衰弱到O(n2)。而性能好坏的关键就在于分区是否合理。如果每次都能平均分成相等的两个分区,那么只需要logn层迭代;而如果每次分区都不合理,总有一个分区是空的,那么需要n层迭代,这是性能最差的场景。
那么性能最差的场景会出现吗?对于一个内容随机的数组而言,不太可能出现最差情况。但我们平时在编程时,处理的数组往往并不是内容随机的,而是很可能预先有一定顺序。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数组已经排好序了,由于之前的算法中,我们都是采用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那么必然会出现每次分区都会有一个分区为空。这种情况当然需要避免。
一种很容易的解决方法是不要选取固定位置的元素作为基准元素,而是随机从数组里挑出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这个方法很有效,极大概率地避免了最差情况。这种处理思想很简单,我就不另外写代码了。
然而极大概率地避免最差情况并不等于避免最差情况,特别是对于数组很大的时候,更要求我们在选取基准元素的时候要更谨慎些。
三数取中(median-of-three)
基准元素应当精心挑选,而挑选基准元素的一种方法为三数取中,即挑选基准元素时,先把第一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和中间一个元素挑出来,这三个元素中大小在中间的那个元素就被认为是基准元素。
简单实现一下获取基准元素的方法:
function getPivot(arr, func, from, to) { var middle = (from + to) >> 1; var i0 = arr[from]; var i1 = arr[to]; var i2 = arr[middle]; var temp; if (func(i0, i1) > 0) { temp = i0; i0 = i1; i1 = temp; } if (func(i0, i2) > 0) { arr[middle] = i0; arr[from] = i2; arr[to] = i1; return i0; } else { arr[from] = i0; if (func(i1, i2) > 0) { arr[middle] = i1; arr[to] = i2; return i1; } else { arr[middle] = i2; arr[to] = i1; return i2; } }}
这个例子里我完全没管基准元素的位置,一是降低复杂度,另一个原因是下面讨论重复元素处理时,基准元素的位置没什么意义。不过我把最小的值赋给了第一个元素,最大的值赋给了第二个元素,后面处理重复元素时会有帮助。
当然,仅仅是三数取中获得的基准元素,也不见得是可靠的。于是有一些其他的取中值的方法出现。有几种比较典型的手段,一种是平均间隔取一个元素,多个元素取中位数(即多取几个,增加可靠性);一种是对三数取中进行递归运算,先把大数组平均分成三块,对每一块进行三数取中,会得到三个中值,再对这三个中值取中位数。
不过查阅v8的源代码,发现v8的基准元素选取更为复杂。如果数组长度不超过1000,则进行基本的三数取中;如果数组长度超过1000,那么v8的处理是除去首尾的元素,对剩下的元素每隔200左右(200~215,并不固定)挑出一个元素。对这些元素排序,找出中间的那个,并用这个元素跟原数组首尾两个元素一起进行三数取中。这段代码我就不写了。
针对重复元素的处理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处理元素比较的时候比较随意,并没有太多地考虑元素相等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做了这么多性能优化,对于重复元素引起的性能问题并没有涉及到。重复元素会带来什么问题呢?设想一下,一个数组里如果所有元素都相等,基准元素不管怎么选都是一样的。那么在分区的时候,必然出现除基准元素外的其他元素都被分到一起去了,进入最差性能的case。
那么对于重复元素应该怎么处理呢?从性能的角度,如果发现一个元素与基准元素相同,那么它应该被记录下来,避免后续再进行不必要的比较。所以还是得改分区的代码。
function QuickSortWithPartitionDump(arr, func, from, to) { if (!arr || !arr.length) return []; from = from || 0; to = to || arr.length - 1; if (from >= to - 1) return arr; var pivot = getPivot(arr, func, from, to); var smallEnd = from; var bigBegin = to; for (var i = smallEnd + 1; i < bigBegin; i++) { var order = func(arr[i], pivot); if (order < 0) { smallEnd++; swap(arr, i, smallEnd); } else if (order > 0) { while (bigBegin > i && order > 0) { bigBegin--; order = func(arr[bigBegin], pivot); } if (bigBegin == i) break; swap(arr, i, bigBegin); if (order < 0) { swap(arr, i, smallEnd); smallEnd++; } } } QuickSortWithPartitionDump(arr, func, from, smallEnd); QuickSortWithPartitionDump(arr, func, bigBegin, to); return arr;}
简单解释一下这段代码,上文已经说过,在getPivot方法中,我将比基准小的元素放到第一位,把比基准大的元素放到最后一位。定义三个变量smallEnd、bigBegin、i,从from到smallEnd之间的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小,从smallEnd到i之间的元素都和基准元素一样大,从i到bigBegin之间的元素都是还没有比较的,从bigBegin到to之间的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大。了解这个关系就好理解这段代码了。遍历从smallEnd + 1到bigBegin之间的元素:
* 如果这个元素小于基准,那么smallEnd增加1,这时smallEnd位置的元素是等于基准元素的(或者此时smallEnd与i相等),交换smallEnd与i处的元素就可以了。
* 如果这个元素大于基准,相对比较复杂一点。此时让bigBegin减小1,检查大数分区前面一个元素是不是大于基准,如果大于基准,重复此步骤,不断让bigBegin减小1,直到找到不比基准大的元素(如果这个过程中,发现bigBegin与i相等,则中止遍历,说明分区结束)。找到这个不比基准大小元素时需要区分是不是比基准小。如果比基准小,需要做两步交换,先将i位置的大数和bigBegin位置的小数交换,这时跟第一种case同时,smallEnd增加1,并且将i位置的小数和smallEnd位置的元素交换。如果和基准相等,则只需要将i位置的大数和bigBegin位置的小数交换。
* 如果这个元素与基准相等,什么也不用做。
小数组优化
对于小数组(小于16项或10项。v8认为10项以下的是小数组。),可能使用快速排序的速度还不如平均复杂度更高的选择排序。所以对于小数组,可以使用选择排序法要提高性能,减少递归深度。
function insertionSort(a, func, from, to) { for (var i = from + 1; i < to; i++) { var element = a[i]; for (var j = i - 1; j >= from; j--) { var tmp = a[j]; if (func(tmp, element) > 0) { a[j + 1] = tmp; } else { break; } } a[j + 1] = element; }}
v8引擎没有做的优化
由于快速排序的不稳定性(少数情况下性能差,前文已经详细描述过),David Musser于1997设计了内省排序法(Introsort)。这个算法在快速排序的基础上,监控递归的深度。一旦长度为n的数组经过了logn层递归(快速排序算法最佳情况下的递归层数)还没有结束的话,就认为这次快速排序的效率可能不理想,转而将剩余部分换用其他排序算法,通常使用堆排序算法(Heapsort,最差时间复杂度和最优时间复杂度均为nlogn)。
v8引擎额外做的优化
快速排序递归很深,如果递归太深的话,很可以出现“爆栈”,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上面提到的对小数组采用选择排序算法,以及采用内省排序算法都可以减少递归深度。不过v8引擎中,做了一些不太常见的优化,每次我们分区后,v8引擎会选择元素少的分区进行递归,而将元素多的分区直接通过循环处理,无疑这样的处理大大减小了递归深度。我大致把v8这种处理的过程写一下:
function quickSort(arr, from, to){ while(true){ // 排序分区过程省略 // ... if (to - bigBegin < smallEnd - from) { quickSort(a, bigBegin, to); to = smallEnd; } else { quickSort(a, from, smallEnd); from = bigBegin; } }}
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巧妙的实现。
总结
不知不觉这篇文章写了这么长。本来想对比各种优化之间的性能差异,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必要。虽然快速排序算法是一个很容易很基础的算法,但我相信很多人并没有能够这么深入地去了解、去优化一个算法。而读过了v8引擎对于这么一个简单算法的实现后,我发现它并没有简单地为了实现一个算法而去实现,而是确确实实地尽一切可能去提高算法效率,去消除可能引起性能问题的因素。结论是你真的可以放心地使用Array.sort方法,它的性能令人放心。那么剩下问题的就是:作为开发者,我们应该如何编写。
本文基于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3.0许可协议发布,转载、演绎必须保留本文的署名周骅,且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您有任何疑问或者授权方面的协商,请与我联系。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