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应用都失败了。 这个残酷的现实令很多幻想破灭的开发者开始认为,在Apple store中成功就像在淘金热潮中致富一样:你所需要的仅仅是运气。
“运气论”这种想法是危险的,它就像是用来减轻失败痛楚的麻醉药。感到痛苦是件好事,这样才能看到问题所在。如果我的应用失败了,我会寻找失败 的原因。与其埋怨那些超出你控制之外的因素,为什么不看看像tap tap tap和Tapbots这些公司做了些什么,可以让他们一次次的成功。
尽管采用一套毫无缺陷的模式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朝着这个方向工作会显著的提高你成功的几率。这些内容观点都以iOS平台为例,但是很多准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平台。
1. 产品概念
任何一款成功的应用都需要以坚实的产品概念作为基础,因为概念决定了产品最终完成的潜力。如果你在洗澡中突然灵光一现 ,要抵抗住将它立刻落实成产品的冲动。前期少许的研究工作可以帮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省去很多麻烦。
寻找空白点
Phill Ryu在一份记录中对一些成功应用进行了持续的跟踪,包括Clear、The Heist、Classics等等。他验证自己产品概念的秘诀相当简单:寻找空白点。 App Store里的应用在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和概念创新等方面存有大量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都是一些很棒的等待填补的机会。看几个例子:
Clear:在成千上万的待办事项应用中,Clear填补了同类产品在交互方式及用户界面上的空白点。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领域似乎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但市场越大,提供的机遇也就越多,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Tweetbot:Twitter收购了Tweetie并采用免费政策来取悦大众。Tweetbot通过更加强大的功能填补了Twitter用户人群上的空缺。
iTranslate Voice: Siri的出现令世界着迷,同时也为像iTranslate Voice这类应用带来了机遇,这类应用操作方式类似Sire但提供了不同的功能。每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会随之带来新的机遇和空白。
当然,想轻易的找到一个成熟领域并进入其中已经不大可能了,不过仍然存在着众多的机遇和空白,特别是在设计方面这种机会更多。寻找你感兴趣的空白点然后去填补它。
收入问题
绝大多数应用是不赚钱的。如果产品收入对你来说很重要,那么你最好来了解一下哪些类型的应用可以赚钱,哪些不能。基于Marco Arment的”双App Store理论“,我将应用划分为四类,其中的三类可以赚钱,另外一类不能。
可以根据用户人均利润和下载量将应用划分为不同类型。
大众产品
高价值,低价格。
对绝大多数人具有吸引力,目标用户是那些浏览排行榜和推荐列表的冲动型消费者。
通过大规模的市场活动来推动产品的发布。
如果成百上千的下载量也无法产生显著的收益,那么则需要更为大量的下载。
案例:Clear (3美元)、iTranslate (1美元)
优质的小众产品
低价值,高价格。
定位于小众市场。
用户通过详细周密的调研来发现产品并且愿意花大价钱购买产品来提高生活质量。
单个用户所产生的巨大利润令传统的获取客户的方法更加切实可行。
案例:OmniFocus (10美元)、PRoloquo2Go (190美元)
优质的大众产品
高价值,较高的单个用户利润。
仅适合于那些拥有启动资金并需要创造巨大利润的新团队。
量少但质优。
案例:TomTom GPS (50美元)、Pandora (每月的订阅费用3.99美元)、那些通过内置的令人沉迷的附加装备或积分来产生巨大平均利润的免费应用。
绝大多数失败的产品
低价值、较低的单个用户利润。
即使有这样一款应用获得了一些人气, 有限的吸引力和低廉的价格也阻碍着产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开发者们阅读那些应用造就百万富翁的励志故事,关注每天所售卖的移动设备的数量的报道,感慨其惊人的数量,然后对他们极其小众的应用产品的下载 数量做一番乐观的预估。他们认定,只要能够获得市场当中一小部分用户的青睐,他们就能以0.99美金的价格将应用卖出,并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和财富。
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当他们发现第一天应用上线仅有六次的下载,而且绝大多数来自于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他们才意识到现实的残酷。这款应用的概念也许可以满足他们自己的小众需求,但是过于小众的产品很难成功。
你的产品很可能也属于这一类型。不要轻视这个问题。
开发一款可以赚钱的应用不是一件容易事。正如David Barnard在App Cubby中所建议的,未来可持续的收入模式依赖于真正的免费模式,即通过免费带来足够的下载量,然后不断创新的寻找到一些方法来让用户发现更多的购买应 用的意义所在。这种模式在非游戏类的应用中还没有得到过相关的验证,不过这种未知也让整个产业带给大家更多的兴奋。
做出价值声明
我的意思其实是写点什么。写下你的产品的核心概念,然后用一句话定义你的应用及它的目标市场。苹果的内部应用都采用了这种做法而你也需要如此。
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来讲清楚你的产品概念的基础价值,那么这个产品过于复杂了。移动应用需要关注于一项任务并做到尽善尽美,因为一定要让你的目标用户只需简单地看一眼应用截图就会产生强烈的使用欲望。
定义产品的核心价值后,检查每个特性是否与之相悖,然后去除掉那些不符合的部分。
2. 设计
设计是苹果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苹果所推出的应用一贯保持着良好的设计并非偶然。一款应用是否能够取得成功,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别让我思考
和网站相似,移动应用对于用户来说是可以随时舍弃的。如果一款应用不能在打开后立刻展示出自身的功能特色及使用方法,那么用户卸载这个应用时就 不会有什么不舍。Steve Krug的书名所传达的信息也正是设计师希望表达的:别让我思考。好的界面就应该像门把手一样简单易懂。
返璞归真
每一个很酷的特性都不可避免的增加应用的复杂性。剥除产品,把屏幕中甚至每一屏中的元素的本质呈现出来。好的设计是敢于对概念说不而不是一味的照做,
左边的待办应用充斥着各种”酷”的功能而影响了核心体验,右边的Clear则挑战每一个设计点,仅仅呈现最后保留下的精华。
考量UI规范
基于每天所见所用的操作系统和基础应用的经验,用户对于设备上界面元素的行为表现有着特定的预期。关注那些界面设计规范 ,在打破常规前确保了解这些设计规范。
为了追求独特的设计,左侧的grade的输入界面忽略了最基本的导航元素。我的应用Grades中一个相似的界面则基于iOS的界面设计规范定制了皮肤。
像人类一样思考
用户头脑中对于世界运行的方式规律有着自己的认知模型。要依据用户对事物的认知思考来进行设计,而不是被你的数据库或编程技术所限制。
左图中,Redlaser最初版本的扫描界面要求用户在对准他们感兴趣的条形码后点击拍摄才能获取信息。之后在他们根据真实情况下条形码的扫描工作进行优化改进后,应用才变得更加易用。靠近,滴的一声,就完成了。
别让我做事
用户是懒惰的。他们不想阅读说明,讨厌打字。最好的应用应该将用户需要执行的操作量降低到最小程度。
左侧的Triplt是一款不错的应用,但是它的首页并没有提供足够多的动力来促使用户注册。如果一个应用可以在不用账号登录的情况下工作,那么可以让用户先了解这个应用,稍后再注册。或者也可以像右图中的TuneWiki那样,提供富有吸引力的引导流程来吸引用户完成注册。
进行可用性测试
不要被眼动扫描和焦点小组这类词汇吓到。做你想做的就好了!绝大多数的基本的可用性问题只需给潜在用户看一眼产品界面就可以发现。问一些问题, 诸如”你觉得这款应用可以做什么?这几个任务你会怎样完成?,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提前进行测试,时刻回顾整个设计方案,完善设计流程。
富有情感化
Weightbox开始界面中滑动面板的动画效果、Everyday里的幽默文案、Clear中完成事项后令人满足的表单排序效果…尽管这些小细节并无太多实用性,却可以引发用户强烈的情感反馈。这些应用展现了自身的”人格特征”。你可以喜欢它,也可以讨厌它,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会记住它们而且更乐于向他人分享。
如今,仅仅做好可用性已经不够了。最好的应用都花费心思去关注那些可以令人更加愉悦的细节。
视觉效果
漂亮的应用卖得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愉悦,同时让用户觉得物超所值。 “漂亮”不仅存在于丰富的渐变、纹理和阴影当中,简洁优雅、可读性强且富有品味的布局同样让人感受到美。使用”拟物化”的视觉风格时,应该只在强化体验的地方使用,而不是干扰界面。
53公司设计的ipad应用Paper
音效
音效在用户界面的组成元素中是一种微妙而有力的、尚未被广泛使用的工具。做一些尝试来看看音效对于应用效果的提升。
Tapbots中的各种音效效果正如你对机械控制所期盼的那样。
触控的魔力
苹果的工程师们会不停地打磨产品直到尽善尽美。这就是为什么第一代iPhone的弹跳滚动效果”像黄油一样顺畅”。如果界面中的对象不能对触控立即做出响应,那么你就会觉得你是在使用一台计算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操控物体
Ourchoice中所有的图片和对象都可以直接用手指操控
触控手势可以在界面与用户之间提供强有力的关联,不过如果使用不当,比如难以发现或掌握,那么也会造成令人沮丧的体验。尝试新的交互行为,持续打磨直到每一个互动、渐变和隐喻都简单易懂、符合直觉。
文案中的人情味儿
用户通常不喜欢说明性的文本、错误信息和通知。为什么不尝试一些诙谐幽默甚至略显狡黠的文案呢。用户会喜欢这些意料之外的乐趣。
在我开发的最新的一款应用Language中,一条诙谐的错误信息不仅减缓了下载错误的不适,同时人们甚至会在twitter上谈论这种体验。
出众的动画
无论是界面中交互元素的移动还是界面之间的切换过度,动画效果都可以体现出产品的个性,并且为用户提供连续平滑使用产品的体验。
用户首次打开Weightbot可以体验到产品自动解锁这一动画效果的乐趣。
不要忽视图标
图标是绝大多数用户对于你的应用的第一印象。 同时它还占据了用户宝贵而有限的屏幕空间。优秀的图标通常简洁但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并非依靠华丽而脱颖而出。大尺寸下的图标往往看起来很漂亮,但即使缩小在屏幕的应用文件夹内也应该具有足够的识别性。
左侧Clear的图标使用了明亮的配色、简单的形状,搭配更胜一筹。右侧的图标中,用色与造型都具有强烈的冲突,同时不具有识别性与吸引力。
3. 开发编程
技术方案的选择会影响应用的使用体验,进而会影响应用最后能否取得成功。
本地化开发
“一次开发,多处部署”这一理念对于中小应用并不合适。从一开始,这一理念就被过度神化。不同的操作系统有着不同的UI规范和模式。除了游戏界面外,这种多平台共用的方法最终会造成每一个平台都无法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过去几年Facebook一直尝试采用基于html5进行开发。当最近他们转换为采用iOS本地化开发后,应用的性能提升了百分之二百,用户的平均评分也从2星上升为4星。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一次开发并优化适配于各平台。像Zipcar这类应用就成功的采用了这种方法。不过对于这种方法来说Zipcar是个例外。有一些原因可以说明这种情况:
1) 一次开发,多处部署的理念会严重限制应用的设计工作。这种方法扼杀了创新的设计,同时为了满足最基础的适合于全平台的方案,需要去除掉一些特定的设计细节。
2) 类似于PhoneGap所采用的是混合型技术方案,通过javaScript代码的运行在浏览器中打开应用。避免采用这种方案。因为其存在运行缓慢、性能不稳定、表现不自然和错误百出的问题,因为Javascript技术并没有完全适配本地化体验。
3) 类似于Appcelerator这种工具型应用采用了本地化开发方案。 这种方案下的性能表现会提升很多,但是仍然缺乏灵活性,代码的稳定性也有所欠缺。由于无法直接访问手机后台所运行的代码,因此各种错误也更加难以定位和修 复。这种方案同样很难立即实现各种新的技术,与那些可以在新技术发布之初就采用的竞争对手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劣势。
4) 底线:基于设计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基于技术方案进行设计。首先要设计满足多平台的应用方案,然后再观察是否有类似Appcelerator这样的方案,可以不用为了妥协而舍弃设计。
代码质量
结构清晰、规划合理的代码不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但是它一定会影响及时发布、稳定更新这些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要素。
反之,糟糕的代码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用户不关心应用为什么会崩溃,不关心数据为什么会丢失,他们把这些归咎为品牌的错误。
按小时计费来雇佣开发人员可能会很坑爹。同样的时间内,一名糟糕的程序人员可以马马虎虎的写出一个功能模块,而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可以写出三个强 健稳定的模块。一旦你决定换掉那个糟糕的程序员,那么继任者很可能花费时间重新编写代码,因为这些遗留代码只有作者自己能看懂。而优秀的开发人员所写出的 代码通常更容易复用。
4. 市场营销
如果你们的团队已经有了市场营销部门,那么还不错,不过由开发人员或设计人员发起的草根式市场活动常常会更有效率。相信我,当我刚刚起步的时 候,没人知道我是谁。而现在包括苹果、Mashable、TechCrunch、The Huffington Post、Fox新闻等诸多方面都开始关注我的应用。除了网站建设和维护的费用,我没有在市场推广活动上花费一分钱。
提早开始
很多开发人员都认为市场推广活动应该在在app发布之后再开始。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场精心准备和策划的发布活动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那些售价较低的应用。如果发布活动没能将你的应用推向排行榜的前几名,那么它就很可能被淹没在每星期发布的数以千计的应用海洋中。一个没有出现在排行榜里的应用的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隐形的。
发布上线之后,用户留下的评论对于推动应用的排名并没有太多帮助。这仅仅是App Store中排名体系的工作模式。排名算法一直发生着变动,但主要还是依据一段时间内的下载量,比如说截至当天为止的四天内。这意味着当天所做的推广并不 能马上影响接下来一周的排名情况,碎片化的营销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持续的集中推广才会带来效果。
正如App Savvy一书作者Ken Yarmosh指出,市场推广活动应该在产品初期就开始启动,然后随着产品发开不断进行,知道发布当日做出完美一击。
结交朋友
人脉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会让你的市场推广活动更有效。没有相关的人际关系意味着你无法获得媒体的关注,你的应用会淹没在成千上万的竞争激烈的应用中。
我在Twitter里创建了很多关注列表,其中包括苹果员工、媒体人和一些知名iOS开发人员,这样能帮助我建立和他们之间的联系。
与圈子里的苹果员工、科技写手和知名设计开发人员进行交流。这些人真的很酷,而且他们乐意与那些有好的产品和想法的人打交道。
1) 找到他们
Twitter是个好地方,几乎业界有影响力的人都发Tweet。
在知名博客发表评论或者给作者写邮件,这些都是展开联系的好办法。
面对面交流是最有效的,多参加一些WWDC和其他的业界大会,这样可以认识到很多人。
2) 有趣,但不要发布垃圾广告
有机会和这些人交流不代表他们会长时间的对你的应用保持兴趣。首先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他们会问你正在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当你展示你的工作成果时,以一种寻求建议和反馈的方式,而不是广告式的推销。这样会带来好的结果。
3) 付出带来回报
沟通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需要什么,这样会建立起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也许你可以回答他们在Twitter里提出的技术问题或者对他们博 客里的观点发表你的理解。一定要有所反馈!多做几次,他们一定会注意到你。最后要记住人都是有虚荣心的,当你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欣赏时,一定要让他们知道。
4) 发布有趣的信息
链接一些有想法的文章,甚至写写博客,分享自己所学到的内容。人们喜欢阅读真实的日志和应用分析文章。类似iDevBlogADay这样的网站会将你的文章推荐给大家。
宣传造势
你肯定不希望发布当天的效果很糟,那么在应用发布上线前的几周就可以开始宣传造势了。 这样做就是为了建立第一批用户粉丝,确保他们会成为发布当天第一批下载应用的人。
类似Teaser这样的网站可以帮助你建立预期并且收集用户的邮箱地址。
1) 为你的应用创建Twitter和Facebook账号。这为你的潜在用户提供了关注了解应用的快捷途径。你可以发布产品的预览信息、更新进度等内容。你甚至可以关注那些有可能对你的应用产生兴趣的人。他们会看到你的关注,然后来了解你的产品。
2) 建立产品预览页面,提供表单让用户留下他们的邮箱。提供一些可以吸引人的内容,比如富有吸引力的网页设计、漂亮的截图甚至可能是一段视屏。
3) 创建演示视频。没有什么比一个制作精良的视频的宣传效果更好。Clear的演示视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向媒体展示产品的手段。
4) 内部测试。你的测试用户会成为产品发布后的首批忠实使用者。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与产品是有关联的。
获得推荐
自从赢得苹果的设计奖项后,我的应用被各种科技媒体争相推荐,而这些媒体都是我之前梦寐所求的。但是所有这些媒体加在一起所产生的下载量都不如苹果官方推荐所带来的那么多。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苹果的推荐呢?每周都会发布成千上万的应用,而只有极少部分可以在app store的首页占据位置。
仅有一小部分应用可以登上Apple Store首页
首先,应用要具有值得被推荐的点。它必须在某方面能够引起苹果的兴趣。它是否设计的足够精致漂亮?是否能够体现苹果平台的强大?是否有哪些特质 是其他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其中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你获得推荐的机会。幸运的是,很少有产品具备刚刚所讨论的特质,这使得你有机会脱颖而出。
其次,你需要引起苹果的注意。与苹果内部结交是非常宝贵的机会。通常,你需要在苹果采取行动前通过自身努力引起他们的关注。苹果有一个编辑团 队。他们寻找那些值得推荐的应用,你需要让自己的产品出现在他们关注的那些地方。根据我过往的经验,他们可能会留意那些正在”冲榜”的应用。因此,你要保 证产品在发布当天有一个好的销量。每个应用类目下,都至少需要产生几百次的下载才能出现在榜单中。除此之外,想想你可能会在哪些网站寻找那些新的优质应 用,那也可能是苹果的编辑们所关注的网站。
媒体的力量
媒体报道会帮助你建立产品的可信度,带来第一批的下载量,获得在知名人士或苹果员工面前曝光的机会。媒体们都很忙,至少要在发布前的一到两周就获取他们的关注,这样才能保证相关报道在发布当天出现在大家面前。
获得媒体的报道是出色的营销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现在就是你联系之前那些在媒体和科技圈子所认识的朋友们的时候了。向他们展示一些产品的预览,然后看他们是否有兴趣了解更多。
联系完这些关系后,接下来打几通电话。你可以讲一个故事,要保持简短和个人化,另外不要忘了持续跟踪。
建立用户群
那些最具实力的公司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与我们合作开发最新应用Languages的公司 Sonico Mobile,最近发布了一款名为iTranslate Voice的应用。他们几乎没有借助任何来自媒体或苹果的帮助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因为Sonico拥有3千万的iTranslate 的忠实用户,他们要做的是只是向这些用户发一封新产品的宣传邮件。
用户可以轻松的在Twitter或邮箱订阅Sonico全部应用的信息。
庞大的用户群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确保用户可以很方便的添加你的邮箱地址、喜爱你的Facebook主页、关注你的Twitter账户。除此之 外,可以考虑发布一款面向大众的免费应用,以此来获取更多的用户。像Swappit提供免费广告服务,你可以累计积分然后在应用发布当日全部兑换来换取应 用的推广。
总结
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我的应用Grade的第一版只带来不到10000美金的收入,但是他却是通往苹果设计奖的第一步,也为我带来了很多宝贵 的业内人脉关系。现在,我们的公司已经定位在推出Languages这样的顶级畅销应用,而不仅在于与Grade相比能产生更高的收入。
获得财富上的成功是很难的,但只要你努力前行,它会变得越来越简单。随着你持续打造优质应用,你的品牌会逐渐被媒体和苹果所认可,你的团队会收 获宝贵的实践经验,你会建立起庞大的用户群。这确实是一场长期的任务,但回报也是不可思议的。当你知道你的努力工作为令数以百万的人感到愉悦时,那种感觉 简直太棒了。保持学习,不要抱怨,改变这个世界。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