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平台多元化
一年前,国内媒体对中国博客作者(Blogger)收益感兴趣而开始跟踪报道“博客盈利”一事了,本人在回答《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了媒体报道“博客盈利”一事需要从“运营平台(纯博客网站Blog Service Provider=BSP,网站博客频道 Blog Channel Service Provider=BCSP)”、“作者(Blogger)”与“相关利益人(商业付费者)”不同立场去分析这些经济细节,才能去谈“博客盈利”问题,这是由于中国博客平台它仍然是一个网络媒体平台,它仍然脱离不了网络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互动性、多元化、信息共享带来的商业运营总体模式,它脱离不了Web的技术格式局限性(不论它声称是Web2.0还是Web N.o)。
不同平台的不同模式
实际上,这1.07亿的中国博客用户,它的重复率相当高、每个平台中博客用户活动程度参差不齐,因此中国博客平台多样化格局问题就值得公众或者研究博客平台商业价值的人去细化。
从博客作者内容与平台影响力关系上看,内容是ICP网站经营的“产品”,BCSP仍然是ICP网站,只不过由所谓Web1.0的“单向发表”变为所谓Web2.0的“双向发表”,然而博客作者内容与平台影响力却由于:作者“随机”发表、网站“概率”推荐、浏览者“兴趣”所至而变得十分不可控。
目前的中国博客依附平台多样化格局表现为:门户(商业、新闻为主,BCSP)网站博客频道已经牢牢地把用户“粘连”给作者的访问、互动性带来纯博客网站,而纯博客网站(BSP)正分化为巨无霸式(例如:BlogChina.com、Blogcn.com、myspace.cn)、专业圈子化式(例如:斗牛士、牛博网、弯曲评论)、个人(家庭)独立式(例如:夫妇博客网),同一篇在纯博客网站(BSP)这些不同平台网站的访问流量、在门户(商业、新闻为主)网站博客频道的访问流量如果没有“充分推荐”、“合理屏蔽”、“及时删除”的编辑干预,借助搜索引擎关键词推动,则差异显著性不明显。这是笔者近2年来的研究结论。
中国博客平台的商业模型特色
在多样化的格局下,中国博客平台的商业模型也各具特色。
首先,商业模型的定义必须与投入挂钩,否则会出现误导。
在这里必须把“运营平台(纯博客网站BSP,网站博客频道BCSP)”、“作者(Blogger)”与“相关利益人(商业付费者)”不同角度去做定义才能分析出什么是商业模型关联问题。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思路。
其次,门户(商业、新闻为主,BCSP)网站博客频道的生存空间与本网站的整体运营成绩有关,几乎没有直接创造商业任务的指标。
而巨无霸式纯博客网站(BSP)因为投入大、求生存任务重,必须“饥不择食”地与现有网站平台营收模式及渠道中去“抢食”,否则就不会Blogcn.com与BlogBus.com向广告BSP推进、而博客网弃Bokee.com守BlogChina.com (低成本)、myspace.cn 把原来CEO也雪藏的格局出现。而专业圈子化式博客网站及个人(家庭)独立式博客网站由于运营成本低,甚至只要用Google的广告也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因此无什么独立商业运营压力。
最后,先举一个中新浙江网2008年10月20日的消息为例。
文中介绍道,搜狐IT近期对40余名活跃科技博客通过博客获得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收入模式及博客特征的不同,将此次调查的博客分为三类:博客写手(在多家BSP拥有博客,按篇获得收入)、独立博客(拥有独立域名的博客,通过广告等获得收入)和专业博客(隶属于某赢利性博客公司/组织的博客,该类博客作者按月获得收入)。
搜狐IT研究发现,多数科技博客写手为一些商业组织所撰写的博客文章,每篇价格在200~500元之间。通过撰写这类博客文章,每月收入可达1500元左右,高者可达近万元;独立博客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各类广告,其月收入在10~50美元不等,知名独立博客年收入可达1000美元;接受调查的专业博客均隶属于国外博客公司/组织,其一般拥有基本月薪,根据流量获得广告提成或根据文章获得稿费,月收入在200~300美元左右,高者月收入可达600美元。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