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在互联网圈子里,张黎刚算是个"能折腾"的人。1998年加入搜狐,1999年创立e龙,2004年二次创业成立爱康[爱康网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张黎刚始终笃信"鼠标 水泥"模式。
2006年10月之后,当爱康发力打造其"混凝土基础"——线下医院时,张黎刚的"健康治理"产业梦,又向现实靠近了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算是一种"回归",究竟他的专业背景是生物和医学。
体制"机会主义者"
"中国有13亿人口,却只有200万医生,每千人只有1.5个医生,而美国是2.2个,欧洲3.3个。"张黎刚不止一次提到这些数据。
"你可能也知道,中国目前的医疗资源,一方面严重稀缺,另一方面又严重浪费。"他如此描述这一现实:名气大的医院门庭若市,而一些资质不错、名气不大的医院,却时常过于冷清。
显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个大问题。究竟,在中国,有六成以上的医疗支出是需要个人自己掏钱去购买的。"大约85%的美国人享有医疗保险,仅有15%的人是自己掏钱看病的。但中国不一样,大多数人目前还是自己花钱就医。"张黎刚说。
中国的医疗体制问题需要一整套解决方案。"政府会调节更多的医疗资源用来解决一般大众的医疗保障问题。政府医疗将更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加大新农村医疗和社会医疗保险的投入。"开始经营爱康之后,张黎刚十分关注政策风向。
当然,爱康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恰当"的位置。"对于爱康来说,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那些可控的地方,可能就是一个切入点。"张黎刚认可的成功逻辑是,要了解在现行体制下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在能做的地方,要充分体现价值。
在他看来,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正是爱康的机会所在。简单地说,就像携程为旅行者提供预定机票、酒店等出行服务,爱康则试图通过网络平台"咨询导医",为患者提供其整合的医疗服务。
当然,携程是免费为会员提供服务,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为航空公司、酒店招徕生意所获得的佣金;而爱康则主要依靠会员费获利。
而更大的机会在于,通过这个平台,爱康可以提供比"大众医疗保障"更高端的"全方位服务"。
事实上,今天,大多数的中国人所能想得到的全方位医疗服务,不过就是"门诊,吃药,动手术"的医疗老三项。而在国外已经十分普及的健康治理(Health Maintenance)理念,在中国却是应者寥寥。
所谓健康治理,类似中国传统中医所说的"治不病",即在人依然活蹦乱跳,十分健康的时候,就开始对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治理。而治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定期体检和健康日记,来追踪身体的健康指数。而中国的医疗现状却是"重治疗轻预防"。
张黎刚将爱康定位为"360o健康治理机构",他的目标是那些"中产以上的人群","假如我能帮你治理个人健康档案,进行个人健康分析;生病时,提前预约好医生,看病之后,将相关资料,例如X光片,迅速上传到健康档案,让你一上网就能了解详情,你会不乐意吗?"
在国外,这些属于"私人医生"的工作范畴。"国外的家庭倾向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医生,来负责日常医疗保健问题"。
在徐德川看来,假如中国人也习惯拥有私人医生,那么爱康基本就无法萌芽。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国外,医生只要获得行医执照,在工作时间外,可以自由出诊;中国医生则不行,往往是归属某个医院。因此,爱康这样的公司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