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修 > 疑难杂症 > 正文

变革进行时全面解析英特尔新架构

2020-06-28 13:58:07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峰回路转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在频率上遇到瓶颈时,英特尔选择了用双核的方式来继续维持处理器性能上的增长,尽管仓促上阵的Pentium D备受争议,但是英特尔还是抢到了“双核”的先机;当然事后英特尔并没有闲着,这位半导体业的大佬其实很明白,如果拿不出更先进的性能增长方案,自己在市场上将更加被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凭借着在半导体领域多年的积累,英特尔在今年三月份的IDF上宣布在下一代处理器中将放弃现在的“NetBurst”架构而转向新的“Core”架构,如果说上次变革英特尔是被动接受的话,那么这次很显然是“未雨绸缪”。本文的主角也正是将在今年下半年登场的“Core”……
  一、精简流水线长度,增加解码器单元
  与NetBurst架构相比,Core架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处理器中流水线级数(长度)大大减少。长期以来,英特尔处理器一直备受“高频低能”的困挠—长流水线可以很容易达到更高的工作频率,但是性能增长却远没有跟频率成正比;而且,提高频率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头痛的副产品—功耗(TDP)。
  此次英特尔在Core架构中大胆放弃了NetBurst架构的思路,只使用了14级流水线。这种改进使以后频率的提升变得相对困难了一些,但对实际性能来说却有莫大的帮助—流水线长度降低以后,低频率、低功耗和高性能可以兼得。 
  多年以前,AMD曾经在K5处理器上尝试过使用四组指令解码器,但是没有成功;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Intel和 AMD都沿用了三组指令解码器的设计。
  英特尔在NetBurst架构中试图通过导入Trace Cache存放编码后的微指令,并替代高性能复数指令编码器,但是收效甚微。此次在Core架构中重新回归四组指令编码器的设计,更多的指令解码器理论上意味着更高的性能;但是要把这种优势变成实际的效果并不容易,不过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测试结果来看英特尔做得不错。
  二、对双核心的优化设计
  英特尔现在的桌面级双核心处理器是Pentium D,但是这款产品及其衍生的服务器版本(Dempsey)都是仓促之作。具体表现为它们没有L2缓存的共享机制,两个核心之间的通讯甚至还需要通过前端总线(FSB)中转,这样会严重限制双核处理器之间的协作应用。
  Yonah是英特尔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从头开始的双核心处理器,两个核心可以共享L2缓存;但作为一款针对移动平台的产品,新特性带来的好处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注释:共享L2缓存的真正好处是能够大大减少缓存一致性监听所带来的性能下降—但是这种性能下降对于工作站和服务器平台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对于桌面和移动平台来说就不那么明显了。
 
 
Yonah、Woodcrest(Core)与Dempsey处理器的结构对比。Core继承了Yonah的双核心设计方式—共享L2缓存和系统总线接口,同时增加了L1缓存之间的通讯;不过Core的内部带宽更接近Dempsey,片上缓存的带宽远远超过Yonah,同时系统总线的带宽也有大幅提升
  Core架构延续了Yonah的这一特性,因此服务器版本(Woodcrest)将比前代产品(Dempsey)提供更好的性能。此外,英特尔方面多次提到Core架构还可能实现在L1缓存之间直接传输数据,不过到目前为止英特尔对此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但我们可以相信如果这是真的话,Core的性能无疑会再提升一个档次。
  三、指令融合和分支预测体系
  此次英特尔从NetBurst架构到Core架构的转型,还有一项非常明显的改进。那就是x86指令的融合,它可以说是Core架构独有的特性之一(图3)。
  在处理器内部,x86指令被称为Macro-ops,而内部指令被称为uops,而Macro-ops融合可以将两个Macro-ops融合成一个uops。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把x86 Compare(比较)指令与x86 Jump(跳转)指令融合在一起,生成一条单独的uops(比较并跳转指令)。在Core中每个解码器都可以完成这样的优化工作,但是每周期内最多只能有一个解码器完成这样的融合,所以最大指令解码带宽是每周期4+1个x86指令。
 
 
 
 
 
 
对比英特尔不同架构中的提取指令/译码单元,可以看到Core要比Yonah和Pentium 4更加复杂
  这种融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融合之后需要执行的指令变少了,这等于直接提高了处理器的执行性能;其次,乱序执行可以因此变得更有效率,因为融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指令窗口检查更多的程序代码,更大限度地发现指令之间的并行性,从而提高处理器的执行效率。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种x86指令的融合机制使得x86处理器更加RISC(简单指令集)化而不是CISC(复杂指令集)化。
  为了降低长流水线带来的负面影响,英特尔曾经在NetBurst架构的分支预测上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其分支预测的错误率号称比上一代架构下降了33%以上,而Core架构的分支预测能力在NetBurst的基础上又有进步。
  在新架构中,英特尔不仅保留了上一代架构的跳转目标缓冲区、跳转地址计算器以及返回地址堆栈,而且还采用两种新的预测算法—“循环探测”能够正确探测(程序的)循环退出,而“间接分支预测”可以基于全局的历史信息获取(预测)正确的目标地址。除此之外,Core架构还引入了其它的一些新特性,例如在原先的架构中,跳转命令总会引入一个周期的流水线空置,但是在Core架构中引入了一个用于存储跳转发生位置的队列,大部分的流水线空置都将被消除。诸多新特性的引入,使得Core的分支预测能力空前强大,从性能上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