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标识/身份标识分离协议(Locator/ID Separation Protocol)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方法,它可以在不改变终端软件的前提下实现虚拟机(VM)在服务器之间的无缝迁移,让移动设备在Wi-Fi和无线网络之间的无缝迁移。LISP IETF RFC草案计划将在今年秋季发布。在此之前发布的协议还有2012年初的RFC草案,以及2010年建立的几个公共域LISP实现和一个Beta网络。
为什么需要位置标识/身份标识分离协议?
传统IP转发机制不适用于在网络之间迁移的节点。因为IP地址(IPv4和IPv6)包含一个网络号和一个网卡地址,所以转发难度加大。网络号可用于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网络;网卡地址则可用于选择网络节点。一旦节点移动到另一个网络,地址上的网络段就会失效。如果要在节点移动时更新终端IP地址,则需要修改节点软件,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VM或移动设备。
位置标识/身份标识分离协议如何工作?
在传统网络中,终端节点不会移动,需要发送数据包的节点会通过DNS查找或检查之前从该目标接收到的数据包,查找目标节点的终端标识符(End Point Identifier, EID)。EID就是目标节点的IP地址,而路由位置标识(Routing Locator, RLOC)部分则可以精确确定本地网络的目标地址。数据包将从本地网络发送到提供互联网通路的路由器。这台路由器负责使用标准路由协议确定如何到达目标网络。
位置标识/身份标识分离协议的定义
LISP标准包含以下几个定义:
EID——终端标识符是终端初始化时分配到的IP地址,它通常由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确定。在网络迁移过程中,设备或虚拟机的EID不会发生变化。
ETR——出口通道路由器(Egress Tunnel Router)是负责将数据包从互联网传输到本地网络的路由器,而目标终端节点就位于本地网络中。
ITR——入口通道路由器是负责将数据包从本地网络传输到互联网的路由器,而源节点就位于本地网络中。由于数据包在两个方向移动,所以路由器将作为离开网络的数据包的ITR,和来自互联网,去往网络节点的数据包的ETR。
RLOC——路由位置标识是指IP地址的网络标识符部分。它可用于将数据包从ITR传输到ETR。
当节点移动时,传统的数据包转发方法就会失效。发送数据包的节点会通过DNS或之前通过传统方式接收到的数据包,学习目标的EID。然而,在移动网络中,EID所包含的RLOC是无效的。移动节点的EID是在节点初始化时分配的。当节点移动时,RLOC部分就不能再用于将数据包转发到移动目标。
(责任编辑:武林网)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